前兩天寫了一篇名爲她很愛孩子,卻無時無刻不在詛咒自己的孩子的文章,有不少網友給我留言,訴說曾經的遭遇,其中一個網友的留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道大家看過這個網友的留言後,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反正我特別理解這個網友的心情,媽媽當着表哥表姐的面嘲笑自己,引發鬨堂大笑,這是多麼羞愧難當的事情啊!時隔多年,向媽媽提起這件事時,媽媽卻覺得是孩子小題大做,不過是一句玩笑話,何必記仇?父母養育自己那麼多年,供你喫供你喝,爲什麼記不住呢?

似乎媽媽說的話有那麼幾分道理,若孩子年幼,可能根本聽不出媽媽的話有什麼不對,還會感到內疚和羞愧:媽媽對自己那麼好,自己卻對媽媽的一句玩笑話記仇那麼久,真的不應該。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父母愛孩子和父母開玩笑羞辱孩子,這根本就是兩碼事,不能混爲一談,就像我們不能因爲孩子學習成績好,犯了錯誤就不批評他,是一樣的道理,應該一碼歸一碼,就事論事。可孩子往往在父母搬出“我生你養你”的殺手鐧之後,就不敢吱聲了,其實這是一種道德綁架。

01孩子真的愛記仇嗎

孩子愛記仇分爲兩種:一種是小心眼,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很久,比如,孩子和小朋友發生點小磨蹭,時隔很久,孩子還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常常提及之前的事情。還有一種記仇是被傷了自尊心,如文章開頭這個網友被媽媽嘲笑將來掏大糞。

在這裏我們主要討論第二種情況,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自尊心能使人自強不息,並注意維護人格的尊嚴,父母有心也好,無心也罷,侮辱孩子的行爲都是對孩子人格的踐踏。

自尊心是專屬一個人的內心領地,領地被踐踏,就如有人闖進我們的家門,肆意破壞,這勢必會引起孩子的煩惱、怨恨、憤怒等情緒體驗,感覺到不被尊重,被人看不起、嘲笑,痛苦可想而知,孩子能不記仇嗎?

記仇,纔是孩子維護自尊的正常反應,不記仇,要麼是卑微到了極點,認同他人說的自己就是那麼不可救藥,要麼已經無所謂,喪失了自尊,任由他人說什麼,都不會往心裏去。不管哪一種,都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吧?

美國心理學家麥獨狐把自尊心稱之爲“自尊情操”,並認爲自尊情操是理解意志活動的鑰匙,也是自重和培養品德的基礎,有自尊心的孩子纔會感到自己在他人中被尊重,從而產生自豪感,優越感,形成穩定的傾向,以及積極向上的動力。

因此,請不要侮辱孩子,這比打罵更讓孩子痛苦,不要怪你無心開的玩笑,孩子記恨了那麼久,而是因爲真的傷了他的心,當然,這不可否定你對孩子真的愛,只是不經意間犯了錯誤,但我們不必道德綁架孩子,而是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爲,彌補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努力做一個更好的家長。

02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該如何補救

孩子的內心是十分敏感的,當我們一時疏忽,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我們要想辦法彌補,下面給家長們一些小建議。

第一,向孩子道歉,真誠認錯

不少家長都愛面子,給孩子真誠的認錯,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敷衍了事地說聲“對不起”,就是找藉口,“我供你喫供你喝,我對你那麼好,你不記得,就記得我對你那一點點不好,你怎麼這麼記仇?”

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死不認錯,反過來看看我們自己,不也喜歡找藉口嗎?錯了,真誠地向孩子道歉,不丟面子,反而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增進親子關係,以後孩子才願意將心裏話講給我們聽。

第二,聽聽孩子的心裏話,釋放積攢的情緒

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起父母向他道歉,他更想向父母傾訴內心的不快,我們要耐心地聽聽孩子的心裏話,只有從過去的情緒中走出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的傷害才能得以修復。

天氣涼了,我給二寶加了一條秋褲,早晨起牀後,二寶不願意自己穿衣服,要我給他穿,我擔心他去了幼兒園,穿不好兩條褲子,就讓他試着穿,可孩子怎麼都不穿,我有些着急,訓斥了孩子兩句,二寶哭了,邊哭邊穿褲子。

下午放學我去幼兒園接二寶時,老師跟我說二寶有起牀氣,中午睡醒了,不穿衣服,坐在牀上哭了10分鐘,我恍然大悟,我知道他不是起牀氣,應該還在爲早晨的事情耿耿於懷。

後來,我問二寶午睡後爲什麼哭了,他告訴我不會穿衣服,總是不能把秋褲放到襪筒裏面。我仔細查看秋褲之後,才發現他的褲子短了。都怪我太粗心,我很後悔早晨只顧着指責二寶,卻沒有發現他的秋褲短了。

這說明孩子的情緒並不會因爲這件事過去了,就消失了,當出現某個類似的場景時,他未消化的情緒依然會再現,所以,我們要聽聽孩子的心裏話,將他積攢下來的情緒釋放掉,他才能如釋重負。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家長,難免會犯錯,犯錯及時彌補,不僅爲孩子好,也是讓我們自己得到成長,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二次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