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死了,蜀國也滅亡了,司馬炎稱帝了,三國時代結束了。”沛澤看完《三國演義》這本書,一臉惆悵,“我希望劉備能贏啊?爲什麼建立西晉的不是劉備啊?”

“蜀國爲什麼會滅亡,曹魏爲什麼能建立西晉嗎?”老公問沛澤,“都怪劉嬋太無能了。”沛澤氣哼哼地說。

“沒有那麼簡單,一個國家的興衰絕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決定的,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蜀國的領土面積較小,人口較少,北方人身高馬大,更驍勇善戰……”

爺倆都喜歡看三國,經常就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有時也會因爲意見不統一爭論不休,我認爲這種爭論很有意義,能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歷史,孩子由於認知有侷限,視野不夠開闊,他們在看待問題時,往往比較片面,無法統攬全局。

當年我讀書時,總覺得歷史沒有用,除了應付考試,還有什麼用?我還很愚蠢地認爲歷史都是講過去的事情,對未來沒有任何意義。現在我的看法完全改變了。

沛澤讀歷史,最初是因爲有些歷史書籍是學校要求的必讀書目,但我發現孩子讀了這些書後,可以豐富寫作文的內容,學到某個成語,比如草木皆兵,會聯想起歷史上的淝水之戰,還有學習古詩,也需要對詩人所在的歷史背景有所瞭解。也就是說,學好歷史對學習語文大有裨益。

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不懂歷史,就如同坐在井底的青蛙,沒有遠見,格局小。人生會面對諸多考研,在重要節點或關口,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佈局更能展現力量,讓高下之分立顯。

前不久,廣西一名六年級女生因沒有完成國慶假期的作業,被老師告知家長,家長批評孩子後,孩子跳樓身亡。類似新聞屢見報端,孩子因爲一點小事就要死要活,是因爲心理素質太少,經歷的挫折太少嗎?有這方面的原因,但與眼界有一定的關係,一點小事就覺得泰山壓頂了,扛不住了,如果他了解一些歷史人物的故事,就會明白他們這點挫折根本不叫事,一個人只有格局大了,纔會有好的結局。

所以,讓孩子讀些歷史,有百利而無一害。我最近看上了一套書,非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名爲《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這套書好在哪裏呢?

第一,符合孩子的閱讀習慣

孩子讀歷史,與成年人不同,所讀的書不能沉重複雜,文字要生動有趣,並要以孩子的視角高度,運用孩子既有的知識去解釋歷史現象,這樣孩子才能讀得下去,喜歡上歷史。

書中還設置了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小專題,如空中花園和木乃伊的由來。

《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是由《百家講壇》主講人、歷史學家魏新編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權威審定的,權威性毋庸置疑。

第二,採用大全景式構圖的形式,全景展現歷史

《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採用大全景式構圖的形式,全景展現歷史,圖文並茂,視覺震撼,讓小讀者有極高的視覺享受,如同看電影般輕鬆自然,隨着鏡頭的切換,讓孩子們讀懂歷史,秒變歷史學霸。

第三,知識點豐富,脈絡清晰

這套書內容豐富,知識點衆多,具體內容如下:

世界歷史錯綜複雜,這麼多內容,孩子們能將同時期不同區域的歷史完整地拼湊在腦海裏嗎?爲了克服這個難點,在每個時期的開篇都設計了一幅畫在地圖上的時局圖,展示這一時期世界各地的歷史百態。同時,在有時空概念的地方都加入了地圖,使內容更直觀,閱讀更容易。

最重要的一點,這套書有兩條重要的脈絡,一是歷史脈絡梳理清晰,清晰梳理各時期主要國家的歷史發展脈絡,既有歷史的縱向演變,又有各地區的橫向對比。培養孩子的世界格局。二是中外對比時間線,中外歷史對比展示,讓孩子一目瞭然,融會貫通。

書中知識點多是初中歷史教材的外延,孩子們讀完這套書,可以爲他們進入中學後的歷史學習埋下一顆富有活力的種子。這顆種子就是對史學的興趣和歷史的思辨能力,使孩子輕鬆學歷史,當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擴大格局,這是讓孩子受益終生的事情,遠比考高分重要得多。

《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共兩冊,原價316元,現價只要138元半價都不到,超划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末的商品卡購買,培養孩子的格局就從這套書開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