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段膾炙人口的歷史,三國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人們讀三國往往會感到傷感,這不光是哪些英雄人物有了不該有的結局,而且也爲這段歷史的終結也會感到惋惜:爲何不是曹操、孫權、劉備三家中一家來統一天下,而會是“三國歸晉”這個結局?我們只能說三國就是三國,是他們三人締造了三國,如果由他們來結束則會是三國了。因此,我們不就爲司馬懿的出現感到突然。

三國這個三角關係形成之後,就已經很難統一了。我們在仔細品味之後,會驚奇地發現,這種社會關係的大三角,竟然幾何學講的三角形的性質是那麼的相似。他們互相牽制,既有短暫的聯盟,更多的是相互攻伐,誰也奈何不了誰,這就而要一個第三方力量出現,先拆掉一邊,然後徐圖之。大概司馬氏就是這個第三方力量了。

事實上,在三國形成的初期,唯一有可能統一的機會是關羽的荊州北伐之戰。那時蜀漢進入了全盛時期,劉備取得了漢中的全勝,而關羽則作爲響應,從荊州開始北伐,兵鋒所指,節節勝利,曹操也只有招架之力,一度心慌都想遷都。後來有謀士給曹操出主意了,因爲孫權一直惦記着荊州,但懼怕曹操偷襲,於是曹操給他去了一封信讓他喫了定心丸,決定在關羽背後捅刀子。最後孫權殺死了關羽,得到了荊州,曹操也解除了危機。這是曹操第一次很好地利用了三國這個三角關係。

孫權得到荊州後又得罪了劉備,因懼怕蜀勢大,於是送去了關羽首級,向曹操稱臣,既有嫁禍之意,也有結盟之嫌。而劉備爲何沒有立即起兵爲關羽報仇?也是懼怕曹操乘機偷襲,又來個腹背受敵。於是,在曹操死後,曹丕代漢稱帝,纔開始大舉興兵,看來對於曹魏他也只怕曹操。但遺憾的是,這次南征兵敗夷陵,使蜀的國力大大削弱,開始走了下坡路,從此也不能單獨威脅魏、吳中的任何一家了。

其實,劉備的心思並不是爲了報仇,他只是以此爲藉口想乘機滅了吳,然後再向北吞併魏國。縱觀三國曆史,劉備一生其實最怕的就是曹操,曹操每次派大將去,劉備準贏;只要曹操親自前去,他保準輸。在得到漢中時劉備就曾說:“現在就是曹公親自來,漢中我必得。但他畢竟小看了孫權,結果兵敗身死。三雄並立當然誰也奈何不了誰,可劉備和曹操死後,孫權爲何沒能統一三國?

這個原因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對於第二代,曹丕比起他老子也不歪,劉禪雖弱但有諸葛亮在,而孫權本人雖爲當世豪傑,也並沒有吞併天下的雄心。可記得其兄孫策臨死時的話?孫策對孫權說,開疆拓土你不如我,但要保守江東一方平安、任人唯賢我不如你。孫策可謂是一針見血,將孫權看透了。所以,此時的孫權只想保住江東,況且三分天下已經形成,他纔不願意去冒險,樂得逍遙。

在這個階段,魏、蜀、吳其實進入了一個休養生息的階段,經濟相對都有所恢復,當然也是一個國力積聚的過程,對於魏、蜀仍有相互吞併之心,儘管互有攻伐,但都無傷大礙。魏處曹丕之後皇室逐漸衰落,自明帝開始就進入了輔(權)之爭,在爭鬥的過程中司馬氏崛起,最終是大權旁落“歸司馬氏”。

面對於蜀,自夷陵一戰,已經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武將嚴重匱乏,諸葛亮雖有“六出祁山”,但也是勉其國而爲之。到了諸葛亮過世,費褘被刺,就連一個有骨氣的文臣也沒有了,還談什麼統一大業。而對於第二代,劉禪是活得時間最長的,一直到了晉。但是,劉禪其人並非雄主,做了俘虜都能“樂不思蜀”,你還能指望他搞統一?

吳國也不怎麼樣,孫權其實訑就是個守成之君,而孫權死後,東吳的內亂就沒有停止過。先是權臣之亂,後又是皇位之爭。後來看起來穩當了些,皇帝的人造也總算定下來了,可卻是一位暴君、荒唐皇帝。吳之所以最後一個亡國,也並非實力,而是長江天塹和龐大的土地面積造成的。

參考:《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