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這個話題,無論在教育界還是在家長羣中,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永恆主題。

教育部的規定“嚴禁中小學以任何方式公佈學生的成績和排名”這一條,有人說這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習不論成績,這是違背自然規律,毫無意義;有人說只要中考高考在,升學指揮棒在,不公佈考試成績和排名的做法就是“掩耳盜鈴”;也有人有說,不公佈成績和排名,也好,讓家長做回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不用管孩子成績就不會過得很焦慮。

他們說得都有道理,事實也擺在我們面前,這一條規定發佈並實施了幾年,中小學生的成績和排名從來沒有隱瞞過誰,中小學生的壓力卻沒有絲毫減輕過。雖然學校沒有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但每次考試後,大部分家長都主動找老師要成績。公佈成績和排名這事,只是老師以前是主動做的,如今改爲被動去做而已。不得以任何方式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看似在給中小學生減負,實則對3類學生很不利。

1.自我感覺良好型

9年義務教育可以不論成績和排名,可完成9年義務教育後的中考呢?我們都知道近些年來中考升學壓力遠遠大過高考,因爲“普職比大體相當”的政策下,有一半中考生沒有高中上。2個初三生只有1個有機會讀高中,這種競爭殘酷的肉搏,不僅要有遠期目標明確近期目標,更要清楚身邊的競爭對手底細,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如今每次考試後,老師不再公佈成績和排名,同班同學哪個厲害哪個與自己相當哪個成績不如自己,就再也不如之前一目瞭然。對於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以爲自己的成績很滿意,沒想到成績排名並沒有優勢。到了中考、高考,按分數和排名錄取卻被別人“捷足先登”了。

2.抗挫折能力差型

以前每次考試後,老師在點評試卷前,都會向全班同學公佈成績和排名,每個學生都獲得同學們的第一手準確信息,對競爭對手的情況更是瞭如指掌,對於一些抗挫折能力差的學生來說,每當老師公佈成績和排名,內心會無比忐忑和煎熬,可經歷多了也就會慢慢適應。

可現在老師不公佈成績和排名,抗挫折能力差的同學看似解放了,再也不會有那種如坐鍼氈的感覺了,可人生還有很多需要正視的面對的,比如中考發榜、高考發榜、被選擇被應聘等,如果平時沒有練就強大的內心去面對,到了遇上更大更難以承受挫折的時候,就會不堪一擊了。

3.家長很少與老師互動型

現在孩子的教育,不僅只依靠學校、社會,更要家長密切配合老師。曾經有老師提起過,一個學期下來,有一部分家長几乎沒有主動找過老師,是孩子很聽話不需要了解在校情況,還是家長不在乎孩子在校情況,還是對老師很放心呢,老師表示很無奈。

家長不主動找老師,但是老師需要不定期地向家長彙報考試成績和排名,可現在嚴禁中小學不得以任何方式公佈成績和排名。對於很少主動找老師瞭解孩子學習情況的家長來說,更無從知道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如今的教育,單靠學校老師是教育不好的,也無法在中考高考競爭中贏得升學。

不管以何種方式給中小學生減負,越是減負,學生的負擔就越沉重。爲什麼呢?其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對高等優質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中考升學率不改變,高考選拔機制不改善,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就業質量不提升,學生的學習負擔就不可能減下來。無論是已經實施的嚴禁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還是嚴禁宣傳中高考升學率及搞“誓師大會”等,這些硬性規定不能實現“減負”的目的,更不能減輕家長和學生的壓力和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