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把酒,听我歌。汉家之乱吕太后,唐家之乱武则天。

公元前180年,吕后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此时,朝堂上的势力看似以吕氏一族为尊,实则背地里暗流涌动,刘氏集团和军功集团均希望抓住吕氏权力过渡的混乱期,合力驱逐吕氏。

作为老牌政治大师,吕后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可是眼下她行将就木,已然无力对付即将到来的风暴。为了维护吕氏一族的基业,吕后临终前做出了三点预测,并且针对这三点预测做出了详细的布署,为吕氏存亡指明了方向。如果吕台吕产能够牢记姑妈的话,或许后来的灭诸吕就不会发生。第一点,朝堂文武,必然作乱

吕后做出的第一点预测,是朝堂上的大臣们在自己去世后绝对不会安分守己,必然作乱: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

由于诸吕之乱造成的影响,刘氏集团中强者的力量已经被大幅削弱,偶尔有例外者,也是因为他们和吕氏通婚,自身利益和吕氏紧紧捆绑在一起,因此得到了吕氏的信任。

刘氏代表人物刘肥

除了刘氏集团外,另外的一个权力巨无霸功臣集团,似乎一直对吕氏一家独大这件事持观望态度。

其实比起吕氏一族,刘氏集团和军功集团的关系更为亲密。军功集团中的宿老们,绝大多数是和高祖并肩奋斗的丰沛实力,他们不仅做出了突出贡献,和高祖的私人感情也有深厚的积累。

汉朝建立后,高祖为了保护军功集团的利益,还创造了盟约之势,接下来又顺势提出了白马之盟,进一步将双方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

军功代表人物陈平

正因如此,外戚干政的吕氏其实也不想同时面对两大敌人,于是采取了安抚军功集团并打压刘氏集团的政治手段,和代表相权的军功集团相安无事。

可是双方都是政治斗争中的老手,吕氏这种拖延时间并暗地蚕食其他势力的小伎俩,逃脱不了宿老们的法眼。吕后手段狠辣且形式周全,然而她却也念着这帮协助高祖打天下的功臣和乡邻,没有对其赶尽杀绝,然而吕后去世后,与其等着吕家二代子弟对自己清算,倒不如先下手为强了。第二点,严防死守,据兵卫宫

吕后做出的第二点预测,其实是对第一点预测的强调,在她看来,臣子们的作乱无可避免,因此吕台吕产兄弟一定要严格掌握住兵权。

那么掌握兵权就等于将汉朝境内所有部队都掌握在手中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事实上,就算吕家哥俩有这个想法,现实也是不允许的。因此吕后给二人提出了底线,那就是一定要确保皇宫的安全:必据兵卫宫。

西汉皇宫未央宫

纵观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权力斗争数不胜数,天子之权和相权、军权爆发了无数次的冲突,两方都互有胜负。

千万不要以为斗争的胜负手在于谁的拳头硬,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双方的声望。无论对于哪一方,声望都是笼络观望势力的决定性因素。

古代王朝实行的都是权力集中制度,法理基础和百姓思想决定了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天子,如果有臣子作乱,那么作乱者就等于站到了天下人的对立面,其面临的未知敌人十分强大,因此作乱是一项风险巨大的行动。

那么对于作乱者来说,想要险中取胜,只有两个办法。

首先,你的军力强大到可以对抗普天下其他军力的总和。

其次,想办法获得皇帝的支持。

很明显,对于军功集团来说,第一条其实并不容易实现,盖因为吕氏对军权的掌控十分重视。那么他们只剩下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只要军功集团趁天下之兵尚未集结前占领皇宫,无论他们以何种手段获得皇帝的支持,获得除吕氏外其他势力帮助的可能性非常大,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出现,吕后对守卫皇宫,自然无比重视了。第三点,拒绝送葬,分散诸吕

吕后做出的第三点预测,就是提醒吕氏全族不要为自己大规模送葬,以防被潜在对手一网打尽: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这第三点预测,实在是吕后一生政治智慧的高度凝结。

清朝太后的葬礼规模庞大

要知道,虽然经历了周朝的礼崩乐坏,但是在之后的朝代,古人仍旧是十分重视礼节,尤其是在婚丧嫁娶之上毫不马虎。

再加上吕后本来就是一国的太后、高祖的正室、惠帝的生母,她在掌权后不忘本,兢兢业业壮大吕氏,这点是有目共睹的。

正因为这两点,吕氏后人成员于情于理,都应该全员出席,给她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国葬。

但是,这个设想存在巨大的隐患,葬礼之上除了吕氏成员,必然有无数其他势力,无论哪方,都是不能带武器甲胄参加葬礼的,因此权力滔天的吕氏成员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失去军权的庇护。

如果此时刘氏集团和军功集团想除掉吕氏的主要人物,只需要带进几个身手敏捷的死士,便有机会顺利达到目的。

这种假设并不是耸人听闻,几百年后,汉朝的河东名门司马氏的后人,就曾经在高平陵玩了这么一手,以极小的代价颠覆了曹魏政权。

正因如此,吕后宁可让自己享受不到太后的待遇,也要将吕氏一族被伤害的风险降到最低。

几百年后实现吕后预测的司马懿

每个卓越的政治家,临终的话,都具有着极大的预见性和对策性。这是他们一生对无数经历的总结和体会,这种宝贵的经验很难用语言去具体描述。因此很多时候,这些遗言会给我们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觉得留下这些话的人或者是过于谨慎害怕,或者是过于狂妄自大,或者是过于深入预测。

然而,无数次事实证明,这些略显超前的话语,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牌政治家一生经历血雨腥风和残酷斗争,会凝练出有效的经验,同时嗅到危险的气息,所以他们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做出详细的部署。

吕后也是如此,虽然她还有许多未完成的打算和计划,然而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她只能以掌握军权为核心,大胆提出三点预测,为吕氏一族的存亡指明了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

【2】《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