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學家潘家華:公園城市不是對城市病的小修小補,而是革命性的發展範式

“我們可以用技術解決城市擴張的各種難題,但技術並不是萬能的,我們可以造城、造高樓,但是我們造不了自然”,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學家潘家華的觀點中,公園城市的探索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爲在這種全新的發展範式之下,可以尋求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10月24日,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在成都舉行。作爲論壇嘉賓,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學家潘家華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在他看來,公園城市的探索,絕不是對工業文明發展範式下的大城市病的修修補補,這是一種革命性的、全新的發展範式。

“這樣一種發展範式,它所體現的應該是以民爲本,考慮的是居民的發展需求。”潘家華說,例如工業城市的各種功能分區,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相隔離,造成城市病,造成擁堵和生活品質的下降。但公園城市應該是融合的、和諧的、統一的。

公園城市的“公”就體現在它的開放性、共享性和可達性,潘家華說,這與花園城市不同。公園是開放的,各種資源是共享的。

另一方面,“公園城市應該是多園一體、多園合一的”,潘家華認爲,公園城市的“園”,誠然是包括綠地的,但是這個“園”是多樣性、包容性、系統性的。不僅僅是綠地,也包括工業園、大學校園,以及生活居住的小區遊園等等,是多元包容的、成體系的。

公園城市的“城”,在潘家華看來,“城”是傳承工業文明的技術範式,必須要便捷,要舒適,要宜業,它是開放的。

公園城市的“市”,則意味必須要有活力,要有效力,要有創意。只有這樣,公園城市纔是對工業文明的技術擴張、發展範式的提升、顛覆和創新;只有這樣,公園城市纔有可能作爲解決人類未來所共同面臨難題的一個載體和方案。

“我最近聽說了一個詞語,叫‘自然缺失症’”。潘家華說,“自然缺失症”是因爲人民生活在城市高樓裏的格子間裏,遠離了自然和鳥語花香,人從而變得越來越焦慮、孤獨、空虛。“公園城市就是讓人與自然實現和諧”,潘家華表示,這也是未來人們遠離“自然缺失症”擁抱自然的有效路徑。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