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53億元助力新疆棚戶區改造

和田團城打造民俗旅遊新名片

在和田,有這樣一條街:一座座別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建築整齊排列,道路平坦筆直,兩側商鋪裏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偶爾有幾隻鴿子落在屋頂,讓整條街都靈動了起來。漫步街頭,總是不經意就會被某一座建築、某一扇門、某一個窗戶所吸引。

這裏就是和田的團城。據團城改造指揮部總工程師阿巴拜克·吐合蓀介紹,這裏的建築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阿依旺”風格。“阿依旺”的營造法式結合了柱式系統和牆的特點,同時又適合新疆南部地區環境氣候的建築模式,它閉合的建築院落與空間設計有着防風沙的作用。最令人心動的是,置身“阿依旺”建築中,在夜間打開天窗可以看到天上的月亮。

“就像一個開了天窗的北京四合院,吸引了不少人來參觀。”阿巴拜克·吐合蓀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幾年前,這裏還是一個花鳥蟲魚交易市場,房屋破舊。2016年,和田市開始實施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工程。北京援疆將棚戶區住房改造同發展旅遊、解決就業、脫貧增收緊密結合,在實施住房抗震安全改造同時,統一改造風格,與老城歷史風貌保護有效結合,歷史文化得到延續,打造當地民俗風情旅遊精品,保障了居民的就業和生計,爲當地居民的脫貧致富開闢了道路。

其中,和田團城屬於文保區,“阿依旺”民居建造技術被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援疆指揮部與和田市密切配合,投入1.53億元,按照“整體保護、脈絡延續、功能再生、多方參與”的原則,堅持“一街一規劃、一戶一設計”,採用“統一管理,自建聯建”模式,延續了原有建築和街巷特徵,保持了最具原真性的傳統民居區,展現了和田“阿依旺”民居文化,樓上住人、樓下開店,吸引遊客的同時,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僅建成的一期當年就接待遊客9萬餘人,實現了當地老百姓在家門口脫貧致富。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這條街上,除了有特色的餐飲店外,還有很多家售賣各種手工業產品、特色產品、服飾裁剪、印染彩繪等民族手工藝作坊。這裏的居民也非常講究情調,在房間、門口和不同的角落裏擺放着不同的花卉盆栽。夜幕降臨,燈光漫開,整個團城被籠罩在一片金碧輝煌中,明豔而不酷炫、文藝而不喧鬧。

“團城人家”是一家網紅餐廳。餐廳主要以特色美食爲主,除了遊客,還吸引了許多本地人常來光顧,在這裏不僅可以喝到和田本地產的玫瑰花茶,還可以聽着音樂,喫着西式糕點,讓人彷彿置身具有異國風情的小鎮。店主麥拜洪·阿布力米提說,餐廳吸納了近30人就業,其中10人爲建檔立卡貧困戶。

街道上剛放學的孩子用標準的國語和遊客們打着招呼“你好”;櫥窗裏,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放着國語版動畫片;窗外,剛放學的孩子歡快地踢着球,一切都那麼美好祥和……

北青報記者從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獲悉,2016年至2019年,北京“十三五”援疆資金實際完成投資93.18億元,已超過“十二五”計劃及實際投資金額,完成五年計劃的90%。“十三五”期間北京計劃安排援疆資金總額103.5億元,較“十二五”計劃資金總額(72.6億元)增加30.9億元。從資金使用情況看,“十三五”時期北京援疆資金中,用於社會事業、改善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就業及產業發展的資金所佔比重分別爲32%、26%、25%,合計佔援疆資金總額的83%。

“十二五”期間,援疆資金重點支持城鄉住房及社會事業,幫助地方政府解決羣衆生活最關鍵的居住困難問題。在羣衆住房問題基本得到保障後,“十三五”期間產業扶持力度明顯加大,民生保障重點轉向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方面,以發展眼光和精準舉措幫助地方政府解決脫貧攻堅。

記者手記:

走在這個街上,好幾次感覺彷彿置身於《阿拉丁與神燈》那個童話故事的場景裏。不得不說,和田團城的“棚戶區改造”是成功的。改造後,不僅景觀變美了,不少當地居民還在家門口做起了民宿、飯館、服裝店的生意。漫步團城,不僅可以感受新疆本地居民的民族味、故土情,還可以感受他們在援疆政策下生活的絲絲變遷,和田人民的日子真的是越來越好。

本組文並攝/本報記者 劉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