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電影怪獸題材藍海或變紅海,片方將如何突圍?

傳媒內參導讀:怪獸題材影片雖在不斷持續吸金,但網絡電影市場仍尚未脫離“有高票房無高口碑”的狀態,怪獸題材作品也不例外,真正實現高口碑的作品還是少數。製片方只有通過不斷創新類型,提高製作水準,內容取勝,精準營銷,或許還有繼續擴大紅利之時。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

文/雲鵬

在網絡電影市場日漸火爆的當下,怪獸題材也憑藉獨特的觀影體驗熱度高漲。近半年愛優騰發佈的分賬票房榜顯示,像《陸行鯊》《蛇王》《大章魚》等怪獸題材影片破千萬的不在少數。怪獸題材之所以吸睛不斷,除彌補了國內院線電影此類題材的不足之外,也與其在情節、畫面、音效等共同作用下的觀影效果更具刺激性有關。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在各平臺網絡電影熱度榜排行中,位居熱度值前十位的作品包括了《大蛇2》《蛇王》《大章魚》《鎖龍井》和《山海巨獸》等多部怪獸題材影片,三大平臺總體佔比在30%左右。而在愛優騰單日分賬票房排行榜中,《陸行鯊》《怪獸2:史前異種》《變異九頭蛇》等怪獸題材影片,同樣排在各平臺的前列。

雖然此類影片在不斷持續吸金,但網絡電影市場尚未脫離“有高票房無高口碑”的狀態,怪獸題材作品也不例外,真正實現高口碑的作品還是少數,包括近期熱度較高的《怒海狂蛛》《蛇王》《巨鱷島》等作品的豆瓣評分都尚不足4分。可見,對於怪獸題材網絡電影來說,吸睛只是開始,擁有更加優質的內容質量才能使其獲得長久的發展。

曾幾何時

“怪獸”已席捲網絡電影

衆所周知,怪獸題材電影在國外已經是非常成熟的電影類型,包括華納、迪士尼、福克斯等八大公司和NETFLIX等在內的影視公司都曾推出過像《金剛》《哥斯拉》等票房和口碑較爲成功的怪獸電影。而國產怪獸電影起步晚,又因資金缺乏、技術不成熟、故事單調而飽受詬病。數量稀少,口碑評分普遍較低,票房成績也很慘淡。

國產怪獸影片一系列的表現,最終也讓院線和資本方在現階段對怪獸電影信心不高。因此在近幾年內,中國的怪獸電影很少出現在院線。這也讓此類影片的發展舉步維艱,導致國產怪獸電影至今沒有一部代表作。

不過院線之外,2018年一部怪獸題材網絡電影《大蛇》在優酷視頻獨播,引起了業內的矚目。影片總投資700萬,內容結合了驚悚、冒險、災難多種題材與怪獸視覺奇觀,最終票房突破5000萬,成爲網絡電影歷史票房記錄,開創了中國網絡電影怪獸類題材的先河。導演林珍釗在接受業內媒體採訪時透露,《大蛇》獲得了近725.48%的投資回報率。

受《大蛇》影響,2019年下半年,將近有百部和怪獸題材相關的網絡電影在視頻平臺上播出。2019年底《大蛇2》上線三天後分賬票房就已突破1163萬元,打破了網絡電影保持了兩年的首週末票房紀錄,目前燈塔數據顯示票房爲3320萬。

進入2020年以來,因爲疫情原因,網絡電影迎來一波巨大的紅利釋放,所呈現的影片題材類型也更加多元化。雖然怪獸題材電影仍是網絡電影市場最活躍的類型之一,製作水平也有所提升,像《陸行鯊》《蛇王》《大章魚》等破千萬票房影片不斷呈現,但相比於前兩年的火熱勢頭,已然呈現出題材透支、故事雷同、口碑低迷等迭代力銳減的問題。在面對現實題材網絡電影湧現的當下,怪獸電影將如何提升自身迭代升級是擺在行業從業人員面前最主要的課題。

紅利襲來

口碑與熱度期待再提升

近兩年來,網絡電影市場的投資隨着分賬票房的飆升也不斷漲高,成本從之前的三五百萬,到現今的動輒過千萬,愛奇藝、優酷、騰訊等視頻平臺方怪獸題材的影視項目所佔比重越來越高,讓怪獸題材電影的成本不斷上漲。

然而,看似高漲的預算成本對於要製作真正意義上的怪獸電影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加上網絡電影在題材和內容上嚴重的跟風現象,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即使網絡上的點擊量和播放效果不錯,怪獸題材網絡電影的口碑依然不盡如人意。

另外,國內在怪獸電影製作方面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大多數特效技術與國外有很大差距,網絡電影的成本投入和特效技術,很難讓國產的怪獸形象達到理想水平。怪獸題材電影需要大量的後期特效支撐,這就意味着鉅額的資金投入。

儘管愛優騰等網絡平臺方在近兩年把怪獸電影項目納入了各自的扶持計劃,讓每一部怪獸電影的成本高達2000萬元以上,但這樣的投資預算對於視效要求極高的怪獸電影來說依舊意義不大,也許在網絡上播映效果可以,如果目標放在院線大銀幕上,還會是捉襟見肘。而得不到資金的投入,怪獸電影的質量就難以得到保障。

此外,國家廣電總局要求,未經成片審覈的網絡電影再經“必查”程序,嚴格的政策監管程序大大限制了網絡怪獸電影的發展空間,這對於商業化、娛樂化特質明顯的網絡電影行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因此,網絡電影製片方就需要不斷創新類型,提高製作水準,內容取勝,精準營銷,或許還有繼續擴大紅利之時。

市場廣闊

打造精品仍需加強把控

縱觀2020年的網絡電影市場,截止目前,全網上線網絡電影400多部,雖然整體數量較2019年同期有所減少,但全網已有超過50部網絡電影實現分賬票房突破千萬元,其中動作、奇幻、武俠等類型影片在分賬市場中佔據優勢,表現較好的如《奇門遁甲》《倩女幽魂:人間情》等。

但從上線的整體類型來看,不只是怪獸電影,其他題材的網絡電影同樣存在着透支題材和賽道堵塞的問題。特別是怪獸題材電影,除了特效、視覺以及類型融合的升級以外,最主要的核心問題還是在故事上。如果希望在怪獸題材上有更好的作品呈現,票房再次突破天花板,製作方需要在以下幾點進行加強:

1、繼續加強視效質量、投入:怪物形象需要進一步拓展,需要在特效上加大投入,此類影片主要靠視覺奇觀吸引觀衆,想要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多的創新與時間及經濟成本的投入。

2、多題材融合開發:隨着怪獸電影的泛濫,衆多怪物相似的形象使觀衆逐漸審美疲勞。製片方應多嘗試新題材開放,例如怪獸+探險、科幻、喜劇。在確定大題材的基礎上,做內容的微創新,打造不一樣的怪獸網絡電影。

3、佈局商業IP系列化:IP系列化已成爲怪獸電影能否長效持續的一個關鍵運營條件,很多影視公司開始強調“怪物宇宙”的概念,這既能夠較快樹立公司的品牌形象,也能爲怪獸電影這一品類做出更多商業化佈局。

4、增強劇情用戶連接:故事的自洽和深度挖掘是如今怪獸電影製作方着力要修補的功課,在劇情設計方面需要增加情感、驚悚等氛圍,帶動用戶情緒,更好的連接用戶與劇情關係。

事實上,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網絡電影市場,怪獸題材網絡電影的受衆羣體的審美品味相對穩定,只要保證質量,加上平臺助推,是比較容易收穫高票房和高口碑的。在增加觀衆對怪獸題材電影的信任,讓平臺更加地信任怪獸題材電影的市場前景同時,不斷實現有效用戶轉化纔是怪獸題材電影未來前進的必經之路。

注:本文部分數據資料來源於網絡,請以實際情況爲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