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誉为武圣,除了武艺高强之外,大家还都认为他行军打仗的能力很强。然而,关羽却输掉了襄樊战役,最后兵败被杀,下场非常凄惨。如果按照这条标准来算的话,关羽也谈不上是名将啊!但后世还是很推崇他的军事能力,这是不是很矛盾呢?

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关羽是刘备集团仅有的具有完整军事体系能力的将军。在白马之战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做先锋,挡住了颜良的进攻。在这场战役中,关羽展现了强悍的突袭能力。史书上说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为胜利起到了决定作用。

如果按照现代军事体系的战术来看,很像是“斩首行动”。就是将攻击目标从战役的全面胜利,转变为敌军的指挥系统。所谓擒贼先擒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白马之战中,除了关羽参战之外,张辽和徐晃手上都有军队,这两个人都有很强的军事能力。但表现最好的却是关羽,这就在于关羽具备了“斩首行动”的军事思想,并且敢于付诸实践。

另外,在南郡之战中,关羽的防守能力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刘备给关羽安排的任务是“绝北道”,意思是要阻挡曹操方面派来援救曹仁的军队,以便周瑜可以集中兵力攻下南郡。在当时的情况下,关羽率领的军队并不多。

因为刘备手下最多也就2万的士兵,所以关羽的“绝北道”战役是以少敌多的防御战。但史书上记载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由此推论,关羽的防御战打得非常精彩,圆满完成了任务。

所以,无论是攻击能力还是防御能力,关羽都很不错。而在统帅军队指挥一场战争方面,襄樊战役虽然失败了,但依旧可圈可点。众所周知,于禁率领的七支精兵是精锐军队,战斗力很强。可是,关羽用水攻的办法获得了胜利。

后来曹操又派来了徐晃,徐晃畏惧关羽,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也不敢主动发动进攻。由此可见,关羽的军事能力是得到了曹魏方面的全面认可了。

至于最后的失败,其实关羽是真的冤枉。因为荆州方面的军队数量并不多,关羽既要留出足够的生力军来和徐晃的援军对峙,又要围住樊城的曹仁,还要留下一部分军队守住荆州的城池。这样一来,关羽的力量就被严重分散了。

刘备那边非但没有派出援军,连东吴这边也背叛了孙刘联盟。在多重打击之下,关羽的军事能力再强悍也无力回天,因此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襄樊战役也就因此失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