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有很多能人智者被廣爲流傳,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諸葛亮,他有着超人的智慧,一把羽扇點盡天下兵,智謀實在是高。

關於他的出處有很多,有人說在河南,也有人說在湖北,但是根據歷史的推測,他是山東人,河南和湖北只是他待過的地方而已。他的祖上之前做過大官,雖說不能跟袁紹和曹操相比,但是也可以說,他是官宦世家出生,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病早逝,八歲時父親也相繼離世,年幼的他跟着自己的叔叔去了江西,但是他並沒有在江西呆很久的時間,因爲他的叔叔的官職被別人所替代,所以他跟着叔叔去投奔荊州的劉表,也可以說荊州市諸葛亮的第二個故鄉。

他這一生指揮過很多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使人耐人尋味,在當時看來三國根本是沒有敵手。但即使這麼一位功於心計的軍師卻在之後的北伐之路上栽了好幾次跟頭,真是有些難讓人相信,最終他沒能完成劉備的遺志,這也成爲了他的一件憾事。

他爲什麼會失敗呢?我們結合史料針對這個問題開始了探索,最後發現重要的原因有好幾個,第一就是因爲用人失誤。當時他派大將出徵魏國的時候選錯了人,馬謖在行軍打仗卻是是一把好手,但是他爲人卻是有些自信,以至於一時大意,將重要的城池丟失。

在他的心中明白向馬將軍這樣的人才很難得,但是因爲他出徵前立下了軍令狀,爲了軍隊的紀律,迫不得已的他只能將馬斬首,這就爲他在北伐的道路上又減少了幾分勝算。

其次,蜀國當時的人才比較少,無論哪一方面都比不過其餘兩國,這就讓他們在後面的鼎力中有些喫力。而且北伐的路途比較遙遠,軍隊需要的一些物資裝備都沒有辦法及時的送達,這就會日漸拖垮蜀國,如果不原路返回,只能是損失更多的財力和物力。

其三就是自己的國家有一個無能的皇帝。而當時魏國的軍師是司馬懿,他和這個人的計謀不相上下,如果從一個人的全面來比拼,好像是他稍微強一些,但在落後於人的情況下,自己的智謀也無法彌補實力的空缺,怎麼看都讓人擔心。

而阿斗是一個昏君,他聽信小人的誣告,相信了諸葛亮會謀反的消息很是害怕。司馬懿正好利用這個算計他,到處散佈消息,讓阿斗以爲這件事是真的,於是連忙將他召了回來。之後的幾次北伐也都以一些無厘頭的原因被阻止沒有成功,最終他因爲常年輔佐阿斗,思慮甚多傷了身體,最終病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他這一生盡職盡責輔佐劉家父子,最後竟然是這樣離開人世,實在令人嘆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