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漢元帝、漢成帝時期,王氏外戚無上榮光,先後有5人擔任大司馬一職。輪流把控朝政,皇帝對他們唯命是從,放縱外戚奢侈無度的生活,對帝國的統治江河日下。然而,由於漢成帝無子,只好從藩王中尋得太子人選,王氏外戚將要面臨新太子外戚方面的威脅。誰會繼承爲太子呢?下一任皇帝又有什麼作爲呢?

定陶王劉欣勝出,選爲太子

當時,太子的候選人有2個,一個是漢成帝的侄子,定陶王劉欣。一個是漢成帝的弟弟,中山王劉興。

公元前9年,定陶王劉欣、中山王劉興都來朝拜見漢成帝。漢成帝看到劉欣把他的太傅、相國、中尉都帶來了,感覺非常奇怪,就詢問劉欣。他回答說:“咱們漢朝有法令規定:諸侯王拜見天子,封國二千石官員可以陪同,太傅、相國、中尉都是二千石官員,所以都跟來了。”漢成帝又讓劉欣背誦《詩經》,他不但能熟練的背誦,還能解釋其中的意思,看來劉欣是有備而來。漢成帝認爲劉欣很很機智,很有才能,經常誇讚他。

接下來他又考察中山王。另一天,漢成帝問中山王劉興說:“你前來朝拜,只有太傅一人陪同,有什麼法令根據嗎?”劉興回答不上來,漢成帝讓他背誦《尚書》,也背不下去。成帝賜宴與劉興一起喫飯,成帝喫完了,但劉興還在繼續喫,直到喫飽才罷休。漢成帝一看,我這弟弟不行啊,不但沒才能,還光知道喫。選誰爲太子,我想漢成帝此時也有數了。

定陶王劉欣的祖母傅太后(元帝時的傅昭儀)準備的更充分,他私下賄賂趙皇后、趙昭儀,又賄賂大司馬王根。其實她們看皇帝無子,爲了長久的打算,也想結交定陶王。於是,她們經常在漢成帝面前誇耀定陶王賢能,勸說立他爲太子。

定陶王祖母傅太后隨王來朝,私賂遺趙皇后、昭儀及票騎將軍王根。後、昭儀、根見上無子,亦欲豫自結,爲長久計,皆更稱定陶王,勸帝以爲嗣。出自《資治通鑑 漢紀二十四》

公元前8年,漢成帝心裏已經確定了太子人選,但他還有有必要走一下程序,朝議一下太子人選。不用說大司馬王根,肯定會選劉欣,大臣們一致認爲,劉欣是皇帝兄弟的兒子,如同自己的兒子一樣,定陶王最適合。只有御史大夫孔光認爲,按照禮法兄終帝及制,中山王劉興纔是合適的人選。漢成帝駁斥孔光說:“劉興沒有才能,再說了兄弟的牌位是無法進放宗廟的。”於是漢成帝立劉欣爲太子。

這個倒黴的孔光領會不到皇帝的意思,選劉欣只是走一下程序,表個態而已,你不合時宜的出來較真唱反調,於是皇帝很生氣,貶孔光的官,讓他去當廷尉,然後任命何武來當御史大夫。

公元前7年,漢成帝駕崩,太子劉欣即位,就是漢哀帝。這時候孔光已提拔爲丞相,大司馬是王莽、御史大夫是何武。

傅太后尊號風波

按理說,漢哀帝已過繼給漢成帝,他的祖母傅太后,理應留在定陶,但是她們偏要來長安。王政君也可憐他和劉欣的感情,允許傅太后、丁姬每十天來一次未央宮。很顯然傅太后並不滿意,她是一個強勢的女人,想留在宮裏居住。這好辦,反正自己的孫子是皇帝,那不是一句話的事嗎?

漢哀帝下詔問丞相孔光、大司空(御史大夫)何武:“定陶太后應該住在什麼地方合適呢?”孔光聽說傅太后一向很強勢,又工於心計,怕有朝一日干涉朝政,不想她與皇帝早晚相見,於是建議另行修築宮殿居住。這大司空何武,腦子是不是短路了,居然說,北宮可以居住,漢哀帝表示同意。可是萬萬沒想到,北宮有條小道通未央宮,這傅太后每天早晚,都要去看漢哀帝,要求皇帝給她加個尊號,不能被王政君給看扁了。

高昌侯董宏會來事,迎合傅太后、漢哀帝,他上一封奏書,他說:“秦時的莊襄王,過繼給了華陽夫人,莊襄王照樣封他母親夏氏和華陽夫人爲太后,也應該把傅太后尊稱爲皇太后。這馬上遭到大司馬王莽、左將軍師丹的反對,他們聯合上奏彈劾董宏,“拿亡秦做比喻,這不是臣子該說的話,大逆不道。”漢哀帝於是就讓董宏滾蛋,貶爲平民。傅太后一聽大怒,這麼點小事,這皇帝都不給辦嗎?她要挾漢哀帝,非要尊號不行。漢哀帝把球踢給了王政君,同意尊她爲恭皇太后,丁姬爲恭皇后。

免宏爲庶人。傅太后大怒,要上,欲必稱尊號。上乃白太皇太后,令下詔尊定陶恭王爲恭皇。出自《資治通鑑 漢紀二十五》

王氏外戚暫失勢,王莽以退爲進

漢朝的政治是一朝天子一朝外戚,漢哀帝給傅太后尊號的同時,又給傅、丁兩家外戚封侯。王政君畢竟歷經宣帝、元帝、成帝三朝,政治經驗豐富,她敏銳的發現,王氏的未來不容樂觀啊,於是她讓王莽辭職,以避傅、丁兩家外戚鋒芒,這便是以退爲進。

不久,在一次未央宮宴會上,內者令(宴會負責人)把傅太后的座位設在王政君的旁邊,這引起王莽的不滿,斥責內者令說:“定陶太后不過是藩王妃子,她有什麼資格跟太皇太后座位並列,她配嗎?”下令撤去傅太后的座位,重新擺放。傅太后聽說王莽的這一舉動,氣的勃然大怒,怎麼也不肯赴宴,恨死王莽了。王莽一看情況不妙,趕緊辭職退休。

又過了不久,司隸校尉上奏彈劾王根,說他在先帝喪葬期間,公然聘娶後宮女樂官,設酒宴,一片歌舞昇平,王根的侄子王況,也公然聘娶先帝的貴人爲妻,他們犯了大不敬之罪。由於漢哀帝能當上皇帝,也有王根的一份功勞,所以讓他回封國養老,王況則被奪爵,貶爲平民,王氏以前舉薦當官的人,全部罷免。至此漢哀帝把王氏外戚,全部擠出權力中心。

以根嘗建社稷之策,遣就國,免況爲庶人,歸故郡。根及況父商所薦舉爲官者皆罷。出自《資治通鑑 漢紀二十五》

漢哀帝的土地改革,失敗而終

王氏不再掌權,咱看漢哀帝該有所作爲了吧。左將軍師丹,也是漢哀帝原來當太子時的太傅,他上奏漢哀帝說:“漢朝歷經很多年的太平盛世,全國各地豪強四起,土地兼併嚴重,人民漸漸失去土地,流離失所。大的豪強家產達到數億,應該限制一下佔田的數額。”

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舉雙手贊成,他們商討了一下限制土地數額,上奏漢哀帝說:“這事得從諸侯王、列侯、公主開始做起,限額佔地的數量,關內侯、官吏、庶民佔田地的數量不能超過30公頃,奴婢不能超過30人,給3年的期限,到時候誰超標違規,沒收全部財產。”這套土地改革方案,初衷是好的,但是漢哀帝不爭氣啊,剛執行幾天,他就意識到,這樣辦損害自己親戚和親信的利益,我想首先傅太后第一個會跳出來反對,意志不堅定的漢哀帝,下詔書停止了土地改革。

丞相光、大司空武奏請:“自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各有限;關內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奴婢毋過三十人。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宮。”時田宅、奴婢賈爲減賤,貴戚近習皆不便也,詔書:“且須後。出自《資治通鑑 漢紀二十五》

傅太后又起尊號風波,漢哀帝罷免三公

王莽辭職回家,大司馬由傅喜接任,傅喜雖然是外戚,史書記載他年少時就好學,有志氣,一向有賢明。漢哀帝剛即位時,傅喜就經常規勸傅太后,不要參與朝政,傅太后因此很不喜歡他,後來大臣們失去王莽這個主心骨,都極力推薦傅喜擔任大司馬。漢哀帝聽信親信讒言,說何武不孝順其後母,被罷官回家,師丹接替他任大司空。孔光依然是丞相。

傅、丁兩家外戚驕橫奢侈,都很反感大司馬傅喜的謙恭節儉。接下來,傅太后又要出來搞事情,她聽信親信讒言,得寸進尺,要求去掉帶封國名的尊號,想要和太皇太后王政君一樣的稱號。她現在的尊號叫定陶恭皇太后,帶定陶兩字,使傅太后極其不舒服。丞相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送他兩個字,“不可”

漢哀帝很難辦,一邊不想違背大臣的正當議論,一邊還不想看到傅太后大發雷霆。最後漢哀帝索性把三公全都轟走,師丹、傅喜回封國,孔光貶爲平民,三公同時罷免,歷史上還是很罕見的。

傅太后的心願終於達成了,和王政君的地位平起平坐,尊稱爲“帝太太后”,丁姬尊稱爲“帝太后”,更加囂張跋扈,跟王政君說話時,甚至稱她爲老太婆。

漢哀不愛江山美人,唯寵董賢

漢哀帝最大的詬病,就是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就愛男寵,這人就是董賢,集漢哀帝萬千寵愛於一身。曾經漢哀帝還是太子時,董賢就擔任太子舍人。後來漢哀帝即位,董賢擔任郎官,負責報告時間。有一天,董賢在殿下報時辰,漢哀帝剛好看到,發現他長相甚美,於是就很喜歡董賢,升他爲駙馬都尉(皇帝出行的副車),皇帝外出則同車陪乘,入則侍奉左右,十幾天賞賜就以億計算。

漢哀帝經常和董賢在一起睡覺,曾有一次白天睡覺,董賢的身體壓住漢哀帝的袖子上,哀帝想起身,又怕驚醒董賢,就割斷自己的袖子起身。歷史稱這個叫“斷袖之癖”,是指同性戀關係的特有名詞。董賢貌美溫柔,又善於獻媚,休假時也不外出,就侍奉哀帝的左右。

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其恩愛至此。出自《漢書 佞幸傳》

漢哀帝看他有家不能回,所謂愛屋及烏,就下令把董賢的妻子接到宮裏來,還把他妹妹封爲昭儀,一起侍奉他。漢哀帝在北闕爲董賢建造一座豪華宅邸,董賢的家奴也按上等賞賜,就連武庫中的兵器、皇帝的御用珍品都在賞賜之列。就連董賢的陵墓都給建設得好好的。

這還不夠,漢哀帝又給董賢封侯,後來乾脆把大司馬丁明趕跑,讓董賢來擔任大司馬,並領尚書事,百官都要通過董賢才能奏事。董氏的親屬,全都當上了侍中,諸曹等朝廷要職,此時的恩寵超過傅、丁兩家外戚。董賢23歲,就擔任三公要職,在這中國歷史上也不常見。漢哀帝甚至表示要把皇帝禪讓給董賢,這遭到羣臣的反對。

漢哀帝駕崩,王莽以退爲進終獲勝

公元前1年,離耶穌誕生還差一年,比漢元帝、漢成帝更昏庸的漢哀帝駕崩,在位僅七年,連兒子都沒有。太皇太后王政君召見大司馬董賢,詢問漢哀帝的喪事安排工作,董賢一個23歲的青年人,哪懂得什麼喪葬禮儀,都不能答對。王政君先穩住他說:“王莽以前就以大司馬的身份辦過先帝的葬禮,他通曉典章制,我派王莽來協助你辦理。”董賢叩頭感謝,其實他的末日就要來臨。

王莽接到詔令,馬上趕往長安,借太后的名義,讓尚書令彈劾董賢在哀帝生病時,不能親自嘗藥,董賢脫去帽子,光着腳就宮中謝罪。事到如此,王政君下冊書,收回董賢大司馬的印綬,罷官回家。我想說一句,董賢和漢哀是真愛,王政君並沒要他的命,可是董賢還是追隨漢哀帝去了,自殺身亡。自此,屬於王莽的天下,可要來臨了。

莽使謁者以太后詔即闕下冊賢曰:“間者以來,陰陽不調,災害並臻,元元蒙辜。夫三公,鼎足之輔也,高安侯賢未更事理,爲大司馬不合衆心,非所以折衝綏遠也。其收大司馬印綬,罷歸第。”即日賢與妻皆自殺。出自《漢書 佞幸傳》

結語:

漢哀帝,正如他的諡號一樣,他的一輩子我認爲是悲哀的。上不能治國安邦,下不來團結自己的外戚勢力。有土地改革的雄心壯志,但缺少堅定的意志,辦事猶豫不決。其祖母缺少政治家的眼光,一直尋求利益最大化,一再幹涉懦弱的漢哀帝,做出正確的選擇。歷史其實留給漢哀帝的人才很多,比如孔光、傅喜、師丹、何武、王嘉,但他爲了自己的私利,創造了同時罷免三公的歷史記錄。後來乾脆不理朝政,寵愛男寵董賢,耗費大量國家錢財,同時又刷新23歲,史上最年輕大司馬的歷史記錄。

然而,王政君的政治眼光很犀利,在王氏失勢的情況下,選擇讓王莽以退後進,辭職回家,遠離政治中心。從而保護了王莽,保住了王氏外戚勝利的果實。再看傅太后,不能團結傅氏外戚,尤其是不能拉攏有能力、有才幹的地傅喜,王氏外戚的勝利就不足爲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