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秀節目熱度頗高的當下,“養成系”偶像能否變成“養成系”演員,至今需要打個“問號”。傳媒內參-傳媒獨家將近兩年部分選秀節目中出道藝人蔘演的影視作品進行彙總,爲這些“青年演員”們的發展之路提了三點建議。

文/王涵

選秀出道藝人涉足或轉型演員從來不是新鮮事。

近期,在節目《演員請就位2》中,此現象又獲得了觀衆熱議。由於選秀出道藝人陳宥維獲得市場評級“S”,何昶希獲得了郭敬明的導演評級“S”,不僅引發大衆對於“選秀出道藝人是否有演技”的討論,也將“選秀出道藝人扎堆當演員”的現象進行放大。

在選秀節目熱度頗高的當下,“養成系”偶像能否變成“養成系”演員,至今需要打個“問號”。傳媒內參-傳媒獨家將近兩年部分選秀節目中出道藝人蔘演的影視作品進行彙總,討論此現狀成因的同時,也爲這些“青年演員”們的發展之路提了三點建議。

小成本、甜寵劇成主要選擇,

“背靠大樹好乘涼”

據不完全統計,在“愛優騰”選秀節目出道的藝人涉足或轉型做演員的佔比爲36.7%,超過三分之一。主要原因無外乎在於個人熱度較高、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拓寬演藝增加發展可能性等。縱觀這些選秀節目的出道藝人,以及其參演的劇集片單,具體有以下三大特點或優勢。

第一,以中小成本的甜寵題材劇爲主,平臺自制劇成主流。首先從劇集題材上看,雖包含青春、古裝、都市、玄幻等多元素,但在類型上多屬於中小成本的甜寵題材劇。例如蔡徐坤參演的《我纔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林彥俊的《一見傾心》、楊超越的《仲夏滿天心》《且聽鳳鳴》《極限17:羽你同行》,翟瀟聞的《暗戀橘生淮南》等等。對於年輕演員或者剛剛涉足影視劇領域的新人來說,選擇貼合自身的角色形象以及故事,甜寵劇實爲最優選。

其次從劇集製作類型上看,平臺自制劇佔了絕大部分。由於這些藝人從平臺自制選秀節目出道,更易被平臺“看見”,從而被選中參演自制劇。例如吳宣儀主演的《斗羅大陸》、楊超越主演的《仲夏滿天心》由企鵝影視出品,蔡徐坤主演的《我纔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由優酷出品,王子異參演的《怪你過分美麗》由愛奇藝出品等。

第二,“背靠大樹好乘涼”,部分經紀公司固有的影視製作資源深厚。縱觀這些藝人的經紀公司,發現其本身具有影視製作業務,演員採用自家藝人也順理成章。例如果然天空屬於愛奇藝的子公司,旗下藝人小鬼(王琳凱)就出演了愛奇藝自制劇《晨陽》;頭部影視製作公司嘉行傳媒旗下藝人王藝瑾參演公司劇《暴風眼》等。

第三,實時熱度較高,利於個人後續多維度發展。由於選秀節目出道藝人帶有較強的粉絲基礎,選擇他們出演對劇集作品會增加一定程度的曝光度和熱度值,另一方面從藝人角度來看,無論是通過影視作品延續自身熱度,還是拓寬自身演藝發展,都具備了一定優勢和益處。

“半路出家者”需磨練,

粉絲經濟的“雙刃劍”需把控

雖然選秀節目出道藝人進軍影視圈具有一定的優勢而成爲潮流,但層出不窮的選秀綜藝和演藝新人也讓這些年輕演員充滿競爭壓力。同時,在外部競爭壓力增加之外,自身發展的內部影響因素也成爲後續發展之路是否順遂的關鍵。

第一,半路出家,演技需要磨練。除了在《演員請就位2》中何昶希、陳宥維等選秀出道藝人在表演時被部分觀衆和導演詬病,金星也在接受採訪時坦言:“不少小明星還是自我認識不清楚,以爲參加了選秀後就成了圈中人,其實不然,靠誇張的表情浮誇的演技吸引眼球這是不可取的,更不能稱之爲演員。”金星的這番犀利言論也引發網友熱議,大家紛紛開始思考對選秀藝人的定位。因此,提高業務水平進行演技磨鍊成爲選秀出道藝人成爲演員的第一步。

第二,新人批量化“生產”, 作品 同質化不利於後期個人規劃。國產偶像團體成團易、出圈難,早已成爲衆所周知的現狀,在一茬茬的新人輩出下,藝人批量化“產出”導致個性難以突出,從而不易形成自身獨有風格。同時,由於年齡、市場等多方面限制,這些藝人選擇影視劇的類型和題材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甜寵劇雖貼合又較易引發話題熱議,但長此以往難免受限,同質化的作品增加更不利於後期個人規劃。因此,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差異化的作品,成爲演藝之路的第二步規劃。

第三,粉絲經濟是把“雙刃劍”,或將影響藝人進行多維選擇。如今,藝人、演出商、出品方正越來越多地使用“粉絲經濟”來獲得經濟收益和輿論關注,但粉絲經濟的雙刃劍效應也逐漸顯現,稍有不慎就可能適得其反。例如,部分粉絲打着爲藝人好的幌子,試圖“做主”介入其形象塑造、經紀合約、作品選擇等領域,包括佟麗婭部分粉絲請求其辭演《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角、陳宥維部分粉絲在《演員請就位2》的現場拒絕其和對手女演員擁抱等等。

先不論是非對錯,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藝人對作品、公司及團隊的選擇與規劃是切實發生的。因此,如何平衡粉絲期望與自身發展成爲這些選秀出道藝人最終要解決和思考的問題。

注:部分信息和資料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