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由天津濱海松昌集團WorldWideAlliance(WWA)共同主辦的,以“雙循環發展模式下,物流供應鏈的創新與突破”爲主題的交流盛會在天津香格里拉大酒店順利進行。財經時報(BT財經)作爲此次大會的支持媒體之一出席了會議。

本次會議涵蓋了倉儲物流、供應鏈、區塊鏈、互聯網等與物流行業相關的行業板塊,匯聚了近4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精英翹楚,共同探討物流行業創新與發展的新機遇。

會議受到天津市商務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由劉福強副局長帶隊參會並做重要講話。天津市商務局服貿處處長徐立華、李麗萍,天津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處長周豔,市科技局高新處正處級調研員周明,天津市濱海新區跨境電商協會祕書長孫春華等均出席了會議。

危機中孕育新機

2020年,美國掀起的逆全球化影響日漸明顯,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遇冷,國際貿易受阻,整個航運、物流行業遭遇了前所未見的嚴峻挑戰。

前兩季度國際物流幾乎停滯,全球貿易量同比下降14.3%。第三季度開始雖然貿易形勢略有好轉,但程度有限。據官方預測,今年全年國際貿易量同比仍將減少9.2%,其中海運降低5.3%。空運方面,由於客機大面積停飛,此前對客機腹倉依賴大的空中貨運受影響更爲嚴重,例如我國北方地區的空中貨運量只能達到疫前的30%-40%。

跨國電商的需求卻因爲各國疫情相繼爆發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長。紫希國際貿易創始人薛益稱,除了口罩等防疫物品和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廚房用品、健身器材等“宅經濟”催生的新需求也帶來巨大商機。

▲紫希國際貿易創始人薛益接受BT財經採訪

然而,苦於運力不足,兩端空有產品和需求,卻無法進行更好的連接。同時不斷飆升的運價也侵蝕了貿易商的利潤空間。甲必丹俱樂部會長張桅表示,3月到6月間因口罩需求導致空運費用暴漲,平時到北美約30元/公斤的運費上漲到150元/公斤。

▲甲必丹俱樂部會長張桅接受BT財經採訪

7月開始,海運需求回暖,但很多小型物流和貨代沒能撐過漫長的寒冬,已經退出貨運行業或大幅減少航線,導致海運運力有較大缺口,海運價格也隨之上揚。香港Freights公司的數據顯示,9月下旬時,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海運運費突破了每40英尺集裝箱3900美元,是去年同期價格的近3倍,創歷史新高,而到了10月價格還在繼續上漲。

除了價格飆漲,港口擁堵、倉庫爆倉等問題同樣嚴重。貨物運輸沒有時效保障,運輸途中貨品丟失等問題更加頻繁,物流企業和貿易企業都苦不堪言。

物流行業被喻爲企業生產的“大動脈”。動脈堵塞,行業上下游都不好過。想辦法疏通“動脈”,促進“血液循環”,是物流行業的當務之急,也是維持世界經濟運轉的迫切需求。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貿易經濟體,也是今年稀有的疫情控制良好、能維持正常生產並且實現GDP正增長的經濟體。中國的物流和國際貿易企業因此在“非常時期”的危機中能更快復甦,得到新的發展機遇。

張桅提到,甲必丹俱樂部中有做專線的頭部企業和專注做危險品運輸的企業今年都抓住了機遇,在向有需要的國家輸送防疫物資、爲世界抗疫貢獻力量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

不過,有實力在“非常時期”單打獨鬥的企業畢竟還是少數。對大多數行業內成員,合作和創新纔是度過寒冬、同時修煉內功、抓住機遇的正確方式。

團結就是力量

物流產業鏈中,單筆生意涉及的企業和行業多,且拼箱、聯運等合作形式必不可少。相較於競爭,產業鏈中的企業更多時候需要互相幫助,對互助共贏的力量有比其他行業企業更爲深刻的理解。因此,物流業催生了很多民間或官方合作組織。

民間合作組織以甲必丹俱樂部爲例。其創建就是爲了讓行業中更多成員產生聯繫,實現資源互通、信息共享。張桅認爲,物流行業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行業,通過類似於古代商會的形式將同行聚在一起,能讓大家互相之間更加信任,少了找中介的環節,也使達成合作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張桅稱,甲必丹這樣的組織對實現粵港澳與京津冀地區實現國際物流方面的聯通同樣能起到重要作用。他舉例說,通過成員間的互通,粵港澳可以幫助京津冀向外推介在當地很受歡迎,但在南方還沒有名、未被接受的產品;粵港澳向韓國等國家發貨也可以先通過陸運交給北方物流企業,縮短海運所需時間。

此次大會的主辦方之一WWA——全球最大的拼箱聯盟——則是官方合作組織的代表。WWA成立13年,已經通過19個成員的170家公司基本實現了全球覆蓋,濱海松昌和SHIPCO等與會頭部企業都是WWA的成員。

SHIPCO北中國區總監趙正斌代表WWA對該組織進行了介紹。如果說民間組織是以人情爲紐帶,將信息快速傳遞作爲合作方式,WWA就是以共建標準、共享數據、共用品牌爲合作方式,集各成員之力重塑一個整體參與市場競爭。

▲SHIPCO北中國區總監趙正斌接受BT財經採訪

WWA對外(包括船東、貿易商等)統一用WWA的品牌簽約,利用在印度建立的近500人的技術團隊、近200人的單據團隊的研發成果爲各成員企業賦能,實現作爲一個整體的優質、高速發展。

統一調配使WWA面對目前的非常態物流環境能更快作出反應,提出更多樣化的解決方案。例如,開通更多直拼航線,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減少了貨物丟失的幾率;美國洛杉磯、紐約港口擁堵,WWA就將貨物運到達拉斯、休斯頓港口,再進行內陸配送;各成員之間系統實現對接,信息全部上傳,也讓貨品狀態的追蹤變爲可能。

2015年起,WWA開始了鐵路拼箱業務。鐵路拼箱比海運快50%且更有時效保障,比空運便宜60%以上,且單次運量更大滿足了既要保證貨運時間又需要控制成本的貿易企業的需求。鐵路拼箱服務在海運受阻、航空運力嚴重不足時,充分展現了其優勢。

除了業務上的合作往來,這些民間或官方的組織還共同承擔了社會責任。張桅稱,甲必丹每年都會資助貧困地區的學生讀書,費用全部來源於俱樂部成員的捐贈。趙正斌則表示,年初國內疫情嚴重時,國外同盟爲他們寄來了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產品,而國外疫情爆發後,他們又從國內向盟友寄去物資。

物流行業的團結不僅能產生更強的競爭力,還讓每個成員都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溫暖和支持,併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

物流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包括報關、電商、技術支持等企業,同樣有緊密的合作關係。本次會議通過五場彙集各領域大咖的圓桌會議,對上下游企業各自有何需求、如何更好地合作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疫情促使很多人走出來,把資源進行有效對接,從而實現危機下的合作共贏。”薛益認爲,這正是疫情給行業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

惟重科技者發展

企業之間合作好比將一塊塊木板拼湊成一條船,能比木板承載更多重量,走得更遠。而要開動這條船,還需要加上發動機。物流行業的發動機與其他行業一樣,就是“科技”。

中國的物流行業產生得很早,最有名的當屬兩千多年前開闢的絲綢之路,以及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然而,因爲物流相關科技沒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我國在物流行業的優勢盡失,如今變爲“追趕者”。

惟重科技者生存,惟重科技者發展。當下,我國物流產業鏈苦練內功,發展科技,促進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信息化、數字化轉型,就有機會再次取得領先地位。

隨着跨境電商等貿易形式的發展,傳統物流速度慢、貨物難以追蹤、結算效率低等問題凸顯。“目前(貨代行業)的主要矛盾,就是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與日益增長的人力成本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發展科技。”趙正斌在會上如是說。

WWA信息共享實現的貨物實時追蹤是科技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實例,爲WWA贏得良好的口碑;AI可以賦能倉儲,目前已有新型倉儲物流實現無人化7*24小時管理,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但發展科技未來可以帶來的能量遠不止於此。

以國際貿易中的結算環節爲例,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支付、結算、開發票,在國際貿易領域由於涉及外幣、企業決策週期長且思考維度多等原因,一直沒有實現智能化。行外人很難想象,在個人電子支付如此方便的今天,貿易企業和物流企業要結算貨款,仍需要專人去銀行辦半天或者一天,不僅效率低,遇到非銀行工作時間還可能耽誤資金週轉。

爲此感到頭痛的不止貿易商和物流商。當被問及在開展業務時與銀行或政府溝通是否有困難,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首家物流行業B2B數字化結算純平臺——榮易達網創始人馬震告訴BT財經記者,銀行和各地外管局都非常支持國際物流行業支付和結算的數字化轉型。

▲榮易達網創始人馬震接受BT財經採訪

“我們這個行業(國際物流)太傳統,信息化程度據說落後快遞行業20-30年,基本是信息孤島。”

看中了這片藍海,榮易達從2017年起着力解決了國際物流結算過程中的數據金融化,在保證數據真實性、完整性的基礎上,將處理過的數據傳給傳統金融機構,使國際貿易結算線上化成爲可能。

在用戶的不斷測試和榮易達團隊的不懈努力中,榮e通正式推出,實現了國際物流企業線上開發票、7*24小時交易轉賬等功能。

這些看似簡單的功能解決了物流行業多大的痛點?數據能說明一切。目前,榮e通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000家,今年預計平臺流水達100億人民幣。馬震稱,榮易達明年預計流水將達到100億美元(即約700億人民幣),力爭衝擊1000億人民幣。

另外,企業數據的金融化還被用來幫助企業融資。WIFFA理事長康樹春和馬震都提到物流和貨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都帶領各自的團隊通過區塊鏈、電子提單等技術,爲銀行和其他融資機構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和授信額度提供了便利,使傳統物流企業能更快拿到成本更低的融資,也能降低傳統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實現雙贏。

科技的發展能幫政府和傳統金融機構控制風險、降低業務負擔,能幫物流企業減少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也能幫貿易商提升貨物的安全性。隨着雲技術、AI、大數據分析等科技的成熟,科技將助力物流行業更快發展。

趙正斌在接受BT財經採訪時提到:“中國的物流企業能夠在不斷調整、不斷變化的基礎上堅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文化,從而打造企業品質。中國物流行業追趕非常快。”

馬震也稱:“中國有巨大的貿易體量,僅海運運費就是兩萬億的市場,所以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科技平臺,應該能孕育出一批(國際領先的)企業。”

“合創新機,共開新局。”這不僅是物流行業度過寒冬的方式,也是實現以國內循環爲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需求,更是我國物流行業抓住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機遇,加速發展的前提。

這次盛會爲物流行業創造了互聯互通的場景,搭建了交流平臺,挖掘行業發展潛力,有助於整個行業保持向上昂揚的態度,加速高質量發展,再寫物流行業新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