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三年(1924年)10月22日夜,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突然倒戈回京,軟禁了賄選總統曹錕,導致了吳佩孚的垮臺。11月5日,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並獲得大量宮中財物,歷史上稱這爲“北京政變”。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912年2月21日,清帝宣佈讓位,從而告一段落清代260多年的執政。清帝退位詔書全名《清帝遜位詔書》,往往是“遜位”而不是“讓位”,是由於依據清帝退位優惠待遇標準,末代皇帝是能定居在北京紫禁城的下半部分的。

退位詔書篇數並不大,現有319個字,詔書文采出衆,十分有風采。這一份退位詔書就是你我讓步的結果,“清帝並不是遜位給一家一姓的皇朝,只是遜位給了一個將來的立憲共和政體,它是它與中華傳統傳位的不同點。”

這一份詔書並不是隆裕太后撰寫的,只是清朝末年狀元張謇撰寫,“清帝遜位聖旨之詞章即在趙(鳳昌)宅擬定,乃出張季直手筆。”在詔書中,袁世凱的姓名出現了三次,足見他對清帝退位的危害。

清末民初,孫中山等建立的同盟會明確提出“驅除韃虜、修復中華民族、開創民國時期、平均地權”的宣傳口號。孫中山明確提出“驅除韃虜”便是要打倒回族創建的清代,取代它的是修復漢人陣地,這裏邊會出現一個難題,把別的中華民族清除在外面。我國遭遇着崩潰的困境,回過頭看袁世凱指揮的清帝退位詔書則要高超得多。

張謇在擬定完詔書後,把文稿給袁世凱審查,有句話是那樣的,“即由袁世凱以全權負責機構臨時性共和政府部門,與軍警民商議統一方法。總期老百姓安堵,海宇乂安,予與皇上得到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人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者,豈不懿歟?欽此。”袁世凱看後,在“海宇乂安”四字後邊再加上了重要一句,

“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民國。”這20個字有跟沒有,二者擁有天差地別。這話讓我國防備的瓦解,尤其是東三省、蒙古族、新疆省、西藏自治區,因而十分關鍵。

假如依照孫中山等明確提出的“驅除韃虜”,那是否代表着將清朝驅趕到其起源地東北地區,這一下子會造成鏈式反應,不良影響則無法預料。

袁世凱由於即位遭遇破口大罵,但毫無疑問地是在民族氣節上,袁世凱還是毫不含糊的。除開退位詔書中確立的要求,民國開創時的五星紅旗便是五色旗,各自由“紅黃藍幼兒園白黑”五種色調構成,即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