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投資機會在哪?基金、券商大咖看好這些領域 近期A股行情持續震盪,但越來越多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向好也爲市場未來行情帶來了基本面支撐。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從紛繁複雜的財報中挖掘出後市投資機會?

10月25日晚,在由中證報舉辦的“新華社快看週末直播間”,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量化與海外投資團隊負責人、基金經理田漢卿與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圍繞“三季報來襲,如何掘金A股機會”展開精彩討論,爲投資者答疑解惑。

兩位嘉賓認爲,可選消費、科技以及傳統經濟行業三季報表現值得關注,長期來看,醫療和科技存在明顯投資機會,對於A股中期持相對樂觀態度;除股市外,在人民幣升值大背景下,債市、黃金也有進一步配置空間。

關注可選消費、科技、傳統經濟行業公司業績

A股當前進入三季報披露季。在田漢卿看來,企業盈利增長對股市影響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如果盈利增長在市場原有預期範圍內,那它對市場的影響就是中性的;如果企業盈利增長超預期或低於預期,市場會有適當反應。“從目前三季報和業績預告來看,企業盈利增長很大程度上符合市場預期,三季報企業盈利情況對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已有超過700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三季報披露。對此李超指出,上市公司中兩行業值得關注:一是疫情後修復較快的可選消費,包括汽車、建築、裝潢、傢俱、家電;二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一些高新技術製造業,包括醫藥、計算機、通信、電子。

田漢卿指出,從上市公司三季報情況看,可選消費、傳統經濟行業此前受疫情影響較大,隨着經濟復甦,業績表現持續改善。“國內疫情得到不錯的控制,經濟恢復態勢明顯,之前表現滯後的可選消費行業有更大概率出現盈利超預期的狀況;從估值角度看,估值較低的個股有補漲機會,如果成長股盈利超預期,仍有不錯的上漲機會。”

李超指出,在流動性維持寬鬆狀態下,疊加市場本身運行特徵和行業特點,投資者喜歡追逐消費、科技、醫藥等長期有邏輯、短期有盈利的行業,不過現在這些行業可能會面臨階段性調整壓力。“但如果未來可以持續保持盈利,公司股價還會有持續向好的表現。”

中期對股市持相對樂觀態度

看好醫療和科技中長期表現

儘管有來自基本面的業績支撐,但是近期A股市場表現卻令許多投資者意難平。持續回調狀態下,後市投資者如何才能獲得更爲穩定的收益?

在田漢卿看來,醫療和科技是未來產業升級和國產自主的兩條主線,長期來看一定有投資機會,短期市場有一定的調整和波動也是正常的。

對於科技板塊,李超認爲,當前人類社會正處在一輪科技革命孕育期中,未來還會出現不斷的迭代創新,因此科技領域長期邏輯非常清晰,長期來看還存在非常大的投資機會。具體細分領域裏,李超指出,自主可控和進口替代是後續需要思考的科技領域重要的投資機會。

對於不少機構開始密切關注的順週期板塊,田漢卿指出,目前無論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對順週期板塊配置比例都比較低,這也是導致順週期板塊估值下探的一個原因,而隨着A股市場上機構投資者、價值投資者增多,週期股的價格週期可能會有所不同。

對於A股後市整體走勢,李超表示,從估值和流動性層面來看,中期對股市持相對樂觀的態度。“流動性從長期看不是決定股市的核心邏輯,核心還是要看經濟增長。”

除A股外,田漢卿還表示,當前港股市場是非常大的估值窪地。“通常估值被壓抑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修復,因此未來港股的空間會很大。長期非常看好港股,但短期市場可能存在一定波動,投資仍需謹慎。”

債市、黃金仍有進一步配置空間

對不少投資者而言,人民幣近期快速升值也爲其資產配置帶來了新的機會。在李超看來,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債券市場,海外投資者也會加大這方面的配置;從股市本身來看,在人民幣長期升值的情況下,核心風險資產應該持續存在重估的過程,可將此作爲重要的投資主線。

此外李超認爲,作爲各種大類資產中確定性最強的品種,黃金仍值得配置。“從長期來看,美元大致上還將處於貶值週期過程,這決定了未來黃金將是慢牛格局。雖然短期來看,黃金走勢可能會受到實際利率的影響,但通脹如果持續上行的話,黃金市場還存在機會。”

從海外資金流入情況看,田漢卿指出,近期除了持股比較集中的管理人外,海外一些對沖基金開始流入A股市場,其配置更加分散,外資持股覆蓋的範圍也逐步擴大。“預期未來外資持股覆蓋A股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對基本面的關注也會越來越多。”

在投資方法及策略方面,李超認爲,當前我國資本市場以個人投資者爲主,科創板設立以及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打開原有10%的漲跌幅限制,對個人投資者而言,風險也同比例放大了,因此讓機構投資者代爲投資可能更加合適。

田漢卿認爲,目前股票市場波動比較大,前期確定性比較高的股票近期也可能出現回調,建議投資者不要頻繁操作;對於基金投資者而言,量化投資的業績可複製、可持續,也更利於控制投資風險,有利於長期獲得更佳的收益。

編輯:李若愚 王寅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