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是齐国田氏的疏远之族。齐国灭国之前,田单不过是在临淄城(今山东淄博东北)里作市掾(yuàn),并不出名。所谓“市掾”,就是市场管理官员。古代四民士、农、工、商,其中商人的地位最低。虽然是齐国公族,可田单竟然沦落到与商人去打交道,可见他在齐国完全是被边缘化了。

如果不是齐国突然遭难,也许田单就会终身做一位肚肥膀圆的市场管理员,默默无闻地在临淄城里过上一辈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齐国北侵乱燕、南吞桀宋踏上鼎盛之时,五国突然合力入侵,让齐国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公元前284年,在赵人乐毅率领下,赵、楚、韩、魏、燕五国大军在济水之西大破齐军。其后乐毅率燕师独自深入攻破了齐都临淄,随后兵分多路、攻占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莒(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六十里康王城)二城未能攻下。

山东的万乘大国,眼看就要灭于燕人之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就在燕军势如破竹、四处攻破齐国城邑之际,“市场管理员”田单预先命宗人们增强了马车车轴强度,让整个家族在燕军攻破城池时顺利逃脱,来到了即墨。得知田单有未卜先知的战将之能后,即墨人便推举田单为帅来对抗燕人。田单先以“离间计”迫使乐毅离开了齐国前线,其后又以“火牛阵”大破骑劫率领的燕军。此后,田单追亡逐北,一路驱赶燕国残敌,慢慢收复了齐国土地。

齐国虽已收复,可齐国国君何在?

临淄城破后,齐缗王四处逃窜、四处碰壁,最终被楚人淖齿杀死。齐缗王死后,太子法章隐姓埋名,逃入城阳(今山东沂南、莒县等地),作人家佣。在得知太子法章下落后,田单立刻将他迎入临淄,立之为王,是为齐襄王。

齐国本已灭亡,田单凭一己之力让其复生,堪称是救国的第一大功臣。“市场管理员”却立下不世功勋,是该说旧日的齐国埋没了人才,还是该庆幸旧日的齐国培养了人才呢?

这都不重要了。

如今田单才干得到了验证,齐国又刚获重生,齐襄王应该会痛定思痛,一心一意地重用田单、努力复兴齐国了吧?

可惜,事态却并没有按人们预想的那样走。

一天,在田单经过淄水时,刚好有位老人涉水过河。因为河水太冷,老人刚上岸就冻得无法再行走,瘫坐在河边的沙滩上。见此情景,田单马上命人到后车上去找件衣服给这位老人。不巧,车上居然没找到多余的衣物。田单立刻脱下自己身上的皮衣,给这位老人给披上了!

有田单这样爱护百姓的国相,真是齐人之福!

不久后,这件事就传到了齐襄王耳中。可齐襄王听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慢慢踱出宫殿,不由得自言自语道:“田单到处施以小恩小惠,这是要谋夺我的国家了吗?不趁早谋划,恐怕就来不及了!”

说完,他左右环视,才发现殿岩之下还站着一人,名叫贯殊。齐襄王将贯殊叫到跟前,问他:“你听到我的话了吗?”贯殊老老实实地承认:“是的。”

“那你认为该怎么办?”

无意中探知了君王心事,不一定是件好事。答得不好,就可能引祸上身。

不过,贯殊也不是一般人,赶紧答道:“大王不如顺势将它转为自己的善行。大王可公开嘉许田单的善行,下令道:‘寡人忧虑民众饥荒,田单就送粮食给他们吃;寡人忧心百姓寒冷,田单就送给他们衣物;寡人顾虑百姓劳苦,田单也与寡人心思一致,他这样做很合我的心意。’这样一来,田单的善行,也就是大王的善行了!”

齐襄王听了,高声赞道:“好!”于是齐襄王招来田单,公开表彰他并进行了赏赐。随后,齐襄王又发布命令,收容齐国饥寒之人,由朝廷加以抚养。

做完这一切后,齐襄王又暗中派人到闾巷中去打探,发现百姓们都互相谈论说:“田单是爱护百姓,可这也是大王教诲的恩泽!”

由此事可见,光复齐国的大功臣竟无端端地遭遇了猜忌。虽然齐襄王利用权谋手段赢得了民心,但齐国君臣之间的猜忌却是暴露于人前了。如此多疑的君王之下,田单越能干、招来的猜忌就越多——以后他的日子可怎么过?

田单也感受到了来自公室不善的目光,暗地里为自己谋划起来。

当时,齐人貂勃或许看出了田单的尴尬,四处跟人宣扬:“安平君真是个小人!”安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东)是田单的封邑;貂勃骂“安平君”,就是在骂田单。

田单听后,特意请来貂勃,好酒好菜招待,然后当面问他:“我究竟是哪里得罪了先生,让您经常在朝中如此‘赞誉’?”

望着一脸严肃的田单,貂勃却显得有些不正经,幽默地答道:“盗跖(zhí)的狗会狂吠尧,这不是盗跖高贵而尧卑贱;狗本来就只会狂吠不是它主人的人。就如同当今,公孙子贤德而徐子不成器。可一旦公孙子和徐子打起来,徐子的狗就必然会扑上去咬公孙子的腿肚子!然而,如果让这条狗离开不成器之人,而转由贤德之人收养,它难道还会去咬贤德之人吗?”

虽然貂勃说得有些不伦不类,可田单却如同醍醐灌顶,猛然醒悟过来:“谨闻命!”

第二天一早,田单就把貂勃举荐给了齐襄王。

貂勃是田单举荐,当然齐襄王和他身边的亲信都不太相信他。过后不久,齐襄王及身边九位近侍就以感谢楚国出兵救援为名,将貂勃派往了楚国。因为貂勃是齐国使者,楚王也相当重视,将他留了下来,盛情款待了许久,不放他回国。

这时,齐襄王九位近侍就趁机诋毁田单:“貂勃不过是普通人,却能被万乘之楚如此重视,难道不是仰仗田单之势吗?再说安平君对大王不行君臣之礼,上下毫无分别。他在国内四处收买人心,救穷济困;在国外则拉拢戎狄和天下贤明之士,结交英雄豪杰。这是想做坏事啊,望大王明查!”

齐襄王听了后默不作声,心里却暗潮涌动。

几天后,齐襄王突然命令下人:“将相国田单召来!”

感觉到齐襄王语气不对,田单赶紧脱下帽子、光着脚、赤裸上身前来觐见,并当面请求死罪。直到五天后,见田单始终如此恭谨,齐襄王这才满意地放过了他:“您没有罪过,您尽到了臣子之礼,我也尽到君王之礼就行了!”

过了不久,貂勃出使而归,齐襄王特地宴请了他。众人喝得正在兴头上时,齐襄王突然想起了田单,随口叫道:“召相国田单来!”

貂勃一听齐襄王的语气不对,立刻离开坐席,行了个稽首大礼,然后问:“大王哪来的这种亡国之语?大王自认为能比得上周文王吗?”

虽然是周文王是数百年前的古人,可齐襄王还是有自知之明:“我当然比不上!”

“是的,臣下也知大王不如。那么比齐桓公又如何呢?”

“我还是比不上。”

貂勃听了,答道:“是,下臣也知道大王比不上。然而,周文王得到吕尚,就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就尊他为仲父;可今天大王得到安平君,却轻蔑地称他为‘田单’!自古以来,人臣建功立业者,有几人能超过安平君?可大王却口口声声‘田单,田单’!怎么会有这样的亡国之语?大王不能守先人社稷,可安平君以区区即墨,不过三里内城、五里外城,疲兵不过七千,擒获了燕国司马,让千里之地重归齐国,这都是安平君的功勋。当时安平君如果自立,天下无人能够制止。可念及道义,安平君自认不可行,毅然迎回了大王和王后,大王因此才得以返国、亲临百姓。如今国家安定,民众归心,大王却称他为‘田单’!大王还是赶快杀死进谗言之人,以向安平君谢罪。不这样做的话,国家就危险了!”

当年田单率齐人战胜了燕人,而太子法章还不知下落,很多齐国民众都以为田单会自立为王。可当田单得知齐襄王所在后,立刻将他迎回,立之为王。如果田单在那时自立,齐襄王还能当上国君吗?那时田单不自立,难道他还会在这时夺位?

貂勃义正严辞的一番话,说得齐襄王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的齐襄王立刻杀死了进谗言的九位近侍,还驱逐了他们的家眷。随后,齐襄王又增封夜邑(今山东掖县)作为田单的封邑,以向他致歉。

经历了这件事后,田单在齐国的地位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齐国灭国之前,田单只能整天与小摊小贩打交道,充当“市场管理员”;国灭之后,田单却能将齐人团结起来,一举而战胜强大的入侵者而复国。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能经常听到人感叹:“人才难得!”可“市场管理员”田单挽救齐国于既倒的经历证明,现实往往并非是“人才难得”,而是缺乏了让人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制与环境。如果在灭亡之前齐国就能人尽其才,田单还会那么迟才现身历史舞台吗?田单这样的人才没有被埋没,齐国还会有灭国之祸吗?

即便是貂勃这次为田单正名之后,齐襄王对田单的猜忌依然未能彻底消除。

后来赵人以三座城池及其他土地为条件,将田单换到赵国为相。在赵国期间,田单饱受赵人排挤,过得并不顺心。如果齐襄王真珍惜田单这一人才,那为何田单还会被当作物品一样被交换到赵国?

鲁人阳虎曾说过:“主君贤明,就一心一意侍奉他;主君贤明,就以奸伪去试探他。”在季孙如意和赵鞅手下,阳虎都是能臣干将;可在季孙斯手下,阳虎却成了妄图篡位的大奸臣。本质上,这不是阳虎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领导阳虎之人能力有差异。能力强大的管理者,会将阳虎视作得力助手;能力平庸的管理者,会将阳虎视作巨大威胁。

齐襄王的猜忌,就是源于自身领导力太差,自觉驾驭不了田单,才会整天担心田单取而代之。

也难怪田齐会逐步走向没落了——国君连田单都领导不了,又谈何率领齐国复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