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洋幣,爲法屬印度支那貿易銀圓,俗稱坐洋,爲清末民初在華流通的外國銀圓之一,因其所含銀極其之高,故而倍受大衆喜愛。

1858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強迫安南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安南淪爲法國殖民地,爲了發展殖民地貿易經濟,法西蘭第二帝國於1885年開始鑄造坐洋幣,至1928年共計43年。而在中國的發行時間爲1903年至1933年截止,其因中國在1933年實行廢兩改元后,法國船洋法幣逐漸消失,坐洋幣也隨之消失。

此枚1906年坐洋錯版幣,銀幣正面爲手執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背面的裝飾圖案爲麥穗,兩側鑄法文文字是“REPUBLIQUE FRANCAISE(法蘭西共和國)”。女神座下方有小字法文“BARRE”和該幣發行的年份“1906”。銀幣背面的主圖案爲一花環,周圈爲說明文字,花環上方鑄法文爲“FRANCAISE INDO-CHINE(法蘭西印度支那)”,銀幣花環中間的橫向文字爲銀幣的面額“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的貿易銀)”。整塊銀幣背面文字的中文意譯爲:法蘭西(所屬的)印度支那(銀幣)。本幣爲1906年背面顛倒錯版幣,此坐洋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整體設計新穎,鑄工精湛,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

雖然坐洋幣是真正意義上的曾經在中國流通的外國銀幣,是法蘭西帝國主義在銀元貿易中實施經濟侵略的實物見證,但是由於坐洋幣當年主要是在東南亞地區發行,在中國的流通僅限於南方沿海地區,所以留世稀少,彌足珍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