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真的需要考試。”

做人父母是一門需要修習的學問,所有人都應把這句話記在心裏。

我們談及過很多相關的話題,童年創傷、情感障礙、原生家庭的困局,很多問題的根源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而不是窮養或富養這樣的物質差異。貧困的家庭,也能養出精神富足的孩子。

而在中國社會,“嚴父”似乎比比皆是。嚴父是什麼樣子的?缺乏與孩子溝通的耐心,三五句話不對付就能起火;酷愛動手,認爲棍棒底下出孝子;希望保持父親的信譽和威力,主動劃開了與子女的距離。最典型的“嚴父”,像《爸爸去哪兒》裏的楊爍,帶給孩子的教育模式是“打壓式”。

他面對兒子的表情經常是憤怒的,孩子不會從他臉上得到好臉色,他尊重兒子的決定,但是不會予以包容。

節目裏楊雨辰選擇了5號房,儘管5號房是最遠的,但他沒有喊一句累。反而是楊爍陰陽怪氣地說,“5不是你的幸運數字嗎?”

到達房子後楊爍又問楊雨辰,下次選幾號?楊雨辰戰戰兢兢回答,1號。他再度冷嘲熱諷,“下回1號是最遠的。”一個成年人,在芝麻一點的小事上似乎失控了。

楊爍的行爲動機是:我不會放棄我這種教育方式,我也特別心疼,但是他是個男孩子,將來他是要成爲一個男子漢的。所以他要用怒吼、冷戰、博弈、命令等等形式和內容來填充這段父子關係,以此使其擁有堅強的意志。他對女兒就是另一種態度,哄着、寵着、還算溫柔。

楊爍的理由站得住腳嗎?大多人覺得有問題,所以我們說楊雨辰小朋友是“美強慘”。他是一個從性格到心地都善良的小朋友,但是他的成長環境是這樣的。

《新生日記》裏劉璇和老公王弢是一對特別會教養孩子的父母。而王弢並不是“中國式嚴父”,他是一個相當柔軟且細膩的爸爸。舉個例子:

大人們在屋外喫飯,他們的兒子一個人在房間內玩。突然間門不小心鎖上了,他發現打不開,哭鬧起來。隨後正在喫飯的劉璇和王弢聽到哭聲快步趕來,把門推開。

此時王弢沒有訓斥,“你怎麼這麼淘氣”,也沒有將這件事簡單翻篇。他反而對兒子說,赳赳你再叫一次爸爸,我給你開門。於是赳赳將剛纔的情景重現了一遍,王弢開門說,“我來啦。”

他對孩子說,“如果我沒有來,你相信我會來的,所以你不要着急好嗎?”這樣一來,小孩便沒有了驚慌失措的記憶,享受到的是來自於父親給予的踏實的安全感。所以做一個溫柔爸爸,需要很強的功力。

王弢是一位單簧管演奏者,可能他天生的性情就豐富、細膩、感性。但他曾在節目裏直言,自己的原生家庭是“撕裂式的”。

“父親將學竹笛的夢想加在我身上,因此我不練琴的時候,他就打我。他也沒有體會過父愛,他就沒法給我很深的父愛。”

王弢在自己身上阻止了原生家庭親情模式的傳遞,對孩子給予更多溫柔細心。

在夫妻間的教育方式分歧之上,他和劉璇雖有分歧,但並沒有硬碰硬。

劉璇是一位優秀的運動員,她的成長過程告訴自己的祕訣是“剋制”,從飲食到情緒,懂得節制的人方能成大事。所以她不給孩子喫任何五顏六色的零食,也因孩子本身就有點過敏體質。這一點讓王弢覺得,“他真的可以喫點東西,他喫一口。什麼都沒有喫過的感覺太可憐了。”

但當他給兒子展示香糯可口的小麪包時,孩子直說,“糖衣炮彈。”

劉璇說,“我覺得小的時候,把身體的基礎打好了,反而大了會好一些。”

即便有分歧,但能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裏有“主從關係”,劉璇的“虎媽”爲主,王弢的“貓爸”爲輔,一柔一剛的格局搭配起來反而有利於小孩的成長。因爲再無微不至的母親、再溫柔細膩的爸爸,都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完美的。

王弢在原生家庭裏的缺愛,也能反映在生活裏。終究我們經歷過什麼,身體記憶太過強大。當劉璇生產之後,他工作一天回來,發現家裏熱熱鬧鬧地圍着孩子在轉,沒有人在乎自己。他跟劉璇說,“你能不能關注關注我呢?”劉璇作爲一個產後抑鬱的女性,心中也十分委屈,因爲也沒有人關注自己。夫妻在這一階段內變成了雙向的索取型。

所以人無完人,做父母也一樣。有一顆平等、尊重、關切對待下一代的心的人,在磨合中一定會成爲合格的父母吧。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贊哦~

希望有一天

當父母真的需要考試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