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地域差异更大,医疗水平也参差不齐。

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许海燕等发表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据显示,从省级到市级医院再到县级医院,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死亡率有明显的差别:省级医院为3.1%,市级医院为5.3%,而县级医院高达10.2%。

研究发现,我国患者再灌注率使用率较低,且不同级别的医院存在明显差别。

省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率为69.4%,而地市级和县级医院仅有54.3%和45.8%。三个级别医院的急诊介入治疗率分别为65.7%、42.2%和20.2%。

症状发作后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患者中,三个级别医院分别有88.6%、80.1%和72.6%的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

我国STEMI患者总体再灌注治疗率为57.5%,急诊介入治疗使用率为46%。

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如担心再灌注的安全性或可承受性)和医生因素(如诊断和临床经验)。

研究还发现,我国STEMI患者的院前延迟问题比较严重。

总体上,只有72.0%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到医院就诊。三个级别医院中12小时内就诊的患者比例分别占75.3%、70.8%和69.8%。

对于溶栓的患者,在30分钟内实现入院至溶栓的目标在省级医院仅15.4%,市级医院31.0%,县级医院36.5%。

对于介入治疗的患者,在90分钟内实现门球时间目标的在省级医院为32.7%,市级医院41.5%,县级医院29.7%。

第三,救护车使用比例较低,总体上只有14.1%。省级医院有19.4%,市级医院有11.6%,县级医院仅12.0%的病人呼叫救护车。

三个级别医院在药物使用上的差异较小,住院期间阿司匹林、P2Y12受体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都在90%以上。

与省级医院就诊的患者相比,就诊于市级及县级医院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高。

研究者分析,县级医院病死率较高与病情危重、使用再灌注治疗较少、医院救治资源(如CCU和导管室)不足有关。

但调整这些因素后,市级和县级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与省级医院相比,市级医院住院死亡率高39%,县级医院高43%。

作者指出,这意味着还有其他因素影响院内死亡率,如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能力不足等。

研究分析了CAMI注册研究中108家医院的12 695例患者,平均年龄63岁,省级医院有3985例患者,地级医院有6731例患者,县级医院1979例患者。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