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從孩子上幼兒園後,變得比從前更聽話懂事了。從前那個需要家長追着餵飯喫、每天動不動就哭鬧發脾氣的孩子,如今變得獨立了很多,也更懂禮貌待人了。可見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裏區別還真是不小呢!

不難看出,孩子成長的變化不只是環境的改變,還有幼兒園老師和媽媽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接下來,我們通過下面幾個情景給大家講一下幼兒園老師和媽媽的“區別”在哪裏?

情景一:當孩子不喫飯時

【老師的做法】

會鼓勵他獨自進餐,會分析不喫飯的害處給他聽,必要時,則讓孩子少喫(如生病時),因爲老師明白孩子餓時自然會喫。

【媽媽的做法】

一邊喂,一邊哄,有時爲喂一口飯跟着孩子後面跑,或者恐嚇、命令、強迫孩子喫,生怕餓着孩子。一頓飯下來,孩子哭哭啼啼,媽媽急火攻心。

情景二: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老師的做法】

會編個故事讓孩子明白道理,自己動手,而不是幫忙代替,孩子一時想不通時,則暫時把事情放在一邊,等孩子想通後再做。

【媽媽的做法】

常常包辦代替,一則怕孩子累着,二則嫌孩子手腳慢,不如自己動手來得爽快。

情景三:當孩子摔倒時

【老師的做法】

會鼓勵小朋友自己爬起來,安慰孩子的同時,和孩子一起分析摔倒的原因,讓小朋友從中取得經驗教訓,避免類似事情的再次發生。

【媽媽的做法】

會立刻奔過去扶起來,一邊哄孩子,一邊責怪讓孩子摔倒的東西。

情景四:當孩子無理取鬧時

【老師的做法】

會同他講道理或冷處理,讓孩子明白無理取鬧不能解決問題。

【媽媽的做法】

會又哄又騙,或滿足孩子無理要求,或打罵一通強迫孩子停止哭鬧。

愛孩子是母親的天性

愛孩子是老師的天職

當幼小的孩子離開自己的母親來到幼兒園時,免不了會各種哭鬧或出現各種負面情緒。這時候幼師就會充當孩子在幼兒園的母親這一角色,通常會親切稱呼老師爲“幼兒園媽媽”“園長媽媽”等,幫助孩子們儘快消除這種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影響着一代代人的成長。“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獻身於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廣大教師的座右銘。

身爲一名幼兒園老師,十八般武藝傍身是必不可少的!一會兒是運動達人帶領小朋友做韻律操,一會兒化身故事書中的大灰狼......

身爲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擁有一顆愛心,要熱愛幼兒,熱愛幼教事業。

身爲一名幼兒教師,或許已爲人母,或許剛走上工作崗位,她們行走在童心的世界裏,用愛詮釋幼兒教育。能夠成爲幼兒園許許多多孩子的“母親”,這是一件非常驕傲、非常光榮的事!

我們致敬!用平凡之舉詮釋“幼兒園媽媽”的幼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