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提到呂后,大家腦海裏浮現出的一般都是“兇狠”、“殘暴”這樣讓人不寒而慄的詞語。但如此一個可怕的“壞女人”,卻能奪得到司馬遷在《史記》中的高度評價,這是爲什麼?今天就讓小編爲大家解讀這一疑惑。

呂后在影視作品的知名度不比武則天,因此有許多人只識武則天,不識呂后。其實,在歷史上呂后與武則天是齊名的,甚至稱爲“呂武”。兩人也的確挺像的,不是指長得像,而是指手段、做法,她們都是做事果決,心狠手辣,爲了扳倒政敵,穩固統治,一個可以對自己的親生女兒痛下殺手,一個可以對功臣不顧過往情分,趕盡殺絕。呂后難道是天生暴烈嗎?顯然不是,那是什麼讓呂后變成如今這個樣子?

對於呂后來說,她和劉邦的婚姻生活並不算幸福。婚後的劉邦不僅沒爲家裏帶來安穩,甚至是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到處結交狐朋狗友,到後面,劉邦直接去作亂,丟下呂后在家膽戰心驚。呂后這一段的經歷不僅沒得到劉邦的愧疚和彌補,反而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爲妾,而自己在這個家中早已沒了位置。這種滋味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可想而知。有了以前的這些經歷,讓呂后深知,如果自己不夠強大,就是意味着給敵人機會,最終受傷害的就是自己。這就是爲什麼,呂后會從一個溫柔賢惠的家庭婦女,變成一個心狠手辣的統治者。

但其實,呂后所作所爲都是有她的理由。呂后刺殺兩大開朝功臣——韓信和彭越。這是因爲劉邦在面對兩大功臣時,只封了他們爲王,韓信和彭越必定會不滿,作亂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劉邦猶豫不決,一直不敢下手,呂后便幫劉邦下了這個狠手。呂后殺戚夫人,在外人看來似乎只是呂后爲報奪夫之仇,但實際並不止此。劉邦去世後,按照順位,呂后的兒子惠帝登基爲帝,呂后手握實權,但呂后從未想用自己的權勢置戚夫人於死地。怪就只能怪戚夫人不識好歹,不僅無視事實爲自己“伸冤”,甚至讓兒子起來作亂。呂后震怒,於是就有了後來殘忍的結局。

在世人眼中,呂后的殘忍無情的代表,卻不知呂后的這一切所爲都對國家的安穩有好處。雖然呂后在世人的口中殘暴不仁,卻不知呂后是個“明君”,在她的統治下,國家安定,百姓們安居樂業。這樣看來,司馬遷對呂后的評價纔是最爲全面的,沒什麼可奇怪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