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陝西報道:10月26日,“決戰決勝譜新篇·文化扶貧在行動”陝西脫貧攻堅網絡紀實傳播活動採訪團前往渭南市臨渭區橋南鎮巧娘草編合作社,見證到發展非遺項目“臨渭草編”帶動羣衆脫貧致富的扶貧故事。

地處關中平原東段的渭南市,有着悠久的小麥種植歷史。在勞動中,當地人形成了以麥稈、玉米葉爲材料製作的草編工藝並傳承至今。2017年12月,當地該項民間技藝的代表“臨渭草編”入選陝西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作爲“臨渭草編”的傳承人,陳春苗曾對該項民間藝術的傳承有過焦慮。“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帽、草籃等麥稈編織品的需求不斷下降,蓑衣、螞蚱籠等編織品甚至已成爲博物館裏才能看到的物品,在幾年前,草編技藝的傳承曾一度出現困難。”陳春苗說。

“社會發展,人的消費觀念也在轉變。”陳春苗介紹,爲了傳承和發展草編這一傳統技藝,她曾走訪許多市場、參加各種手工藝品展會,決定在原材料上加大對麥稈和玉米葉的開發力度,引進多種天然原材料,以滿足編織多種用途和造型的草編織品的需要。

手納筐、手提包、水果盤、隔熱墊、沙發墊、遮陽帽、嬰兒牀······如今,在她開辦的巧娘草編合作社展覽室,各種符合現代人消費觀念的草編織品琳琅滿目,銷路甚至鋪向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國家。“草編有了市場,就有了經濟效益,製作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也才能更好得傳承下去。”陳春苗說。

採訪團走進在草編加工車間,正有30餘名“巧娘”正在加緊趕製一批來自新加坡的草編隔熱墊訂單。

來自附近社區的59歲脫貧戶孫娥花正是陳春苗培訓的“巧娘”之一。2017年,家中因病致貧的她加入巧娘草編合作社,提起在這裏的工作,她臉上滿是喜悅:“這裏工作離家很近,在空閒時能回家照顧孫子,非常方便。現在,我在這裏每年能收入2萬多元人民幣,掙的錢也夠日常開銷,我很滿足。”

脫貧戶孫娥花展示正在製作的草編隔熱墊 攝影 劉嘉宸

精美的草編掛墜 攝影 劉嘉宸

據瞭解,近年來,陳春苗在當地文化、殘聯、婦聯等部門的支持下開展多場次草編技藝培訓,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1000多人次,直接帶產業脫貧400餘人,成爲臨渭區文化扶貧的“幫帶之星”。10月15日,巧娘草編合作社入選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陝西省扶貧辦聯合授牌的“陝西首批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我希望不僅我是‘巧娘’,這裏藉此走出貧困的鄉親們家家有‘巧娘’。”陳春苗說。

非遺藝術品與市場需要融合起來,不僅能產生生存傳承的土壤,還能結出文化扶貧的碩果。“臨渭草編”這門非遺項目已成爲渭南市利用特色傳統文化品牌開展文化扶貧、精準扶貧的最好印證。

據瞭解,脫貧攻堅以來,渭南市按照“羣衆主體、文化爲本、產業引領、精準施策”的原則,推廣“以手藝帶農戶、以農戶帶農村、以農村帶基地、以基地帶銷售”的經營模式,結合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資源,大力推進非遺項目生產性經營,通過建設一批非遺保護性生產基地,讓傳統文化在羣衆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發揮重要作用,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文化產業優勢,以文化扶貧助推全面小康。

“我們的一些非遺項目,不僅具有歷史性、文化性、藝術性,亦具有生產性,即其文化內涵和技藝價值要靠人的手工創造來體現,只有在生產實踐中,其傳統工藝流程、關鍵技藝等才能實現保護、傳承和弘揚。” 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陝西非遺專家委員會委員修建橋說,“‘非遺+扶貧’,不論是從非遺傳承發揚角度,還是從創業扶貧效益角度,都是文化底蘊深厚地區脫貧致富的新路徑,是文化扶貧的重要着力點。”(文/圖 劉嘉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