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南方之嘉木;酒,遠古之佳釀。

酒是一種意氣,茶是一種境界

夏商飲酒,醉者持不醉者,不醉者持醉者;酒對先人,有疾則飲,遇喜酩酊,解憂治病。

漢已用茶,至唐代陸羽,頗成系統;一碗潤喉,兩腋清風,滌煩療渴,回味綿長。

酒是一種意氣,茶是一種境界。以茶當酒,則是用保持自我的姿態,傳達與子同袍的情意。道雖不同,亦相爲謀。

那麼,這句“以茶代酒”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此語出自《三國志》,而且有一段命運悲慘的故事。

公元252年,吳主孫權病逝,將皇位傳於年僅10歲的第七個兒子孫亮,即吳廢帝。孫亮15歲親政後,僅過了一年,權臣孫綝(chen)就發動宮廷政變,罷黜孫亮爲會稽王,迎立孫權第六子孫休爲帝,即吳景帝。可孫休命不長,臨終時遺詔:兒子做接班人,讓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當“顧命大臣”,以輔佐幼主。可兩位“顧命大臣”及朝中其他大臣都感到孫休的兒子(不到10歲)太小,於是改立23歲的“長君”烏程侯孫皓爲帝。公元264年,孫皓登基。登基之初,他還能撫卹百姓、開倉賑貧。可時間不長,他就變得專橫殘暴,終日沉浸於酒色,致使民心喪盡。

孫皓有個嗜好,就是好喝酒。他經常擺酒設宴,而且羣臣必須作陪。他的酒宴,還定了個規矩:每人以7升爲限,不管會不會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須見底。如果換算成現在的量,這酒起碼得3斤多(按:三國時期酒的度數沒有現在的高)。哪個大臣喝不掉,就硬灌進去。如此“規矩”,大臣們都崩潰了。每到參加宴會,大臣們都如同上刑場。

羣臣中,有個叫韋曜(公元204年―273年)的大臣只有二升的酒量。韋曜原來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也就是"太傅"。他博學多才、爲人正直,頗得景帝孫休的賞識。可寵臣張布忌憚他,總是搬弄是非,說他的壞話。爲了顧忌張布的面子,孫休就沒有重用韋曜。等到孫皓登基後,韋曜一路升遷,封爲高陵亭侯,任中書僕射(中書令的主要屬官),而且正在奉命撰寫孫和傳,孫皓還指望着他在文中美言自己幾句,不想爲難他。當然,孫皓也不想看他一個人喝不下酒,而掃了大家的興。於是,孫皓命人偷偷地換上茶。讓他“以茶代酒”,不至於因喝不下酒而難堪。

沒想到韋曜是個耿直磊落之人,對這個嗜酒如命、貪圖享受、平庸糊塗之主,越來越看不慣,對孫皓的所謂“照顧”根本不領情。不僅如此,韋曜還時常批評孫皓,說他在酒席上總是“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爲笑樂”。而孫皓不僅聽不進韋曜的勸阻,反而於公元273年把他投入大獄,不久殺了他。

多行不義必自斃。僅僅過了7年,公元280年,吳國就被西晉所滅,孫皓也做了俘虜,四年後病死,時年42歲。

君臣向來等級分明,尤其對於專制暴君來說,難得和臣子保留這份心有靈犀的體己。

像是稀裏糊塗的秦二世,被趙高欺上瞞下,混淆是非,終於連是鹿是馬都爭辯不出,哪裏還敢計較喝茶與喝酒?

是與非,對與錯,永遠不是事情的關鍵。只要情深意重,一盞清茶,足以當酒,醍醐灌頂,亦可作茶。若是情意不在,貌合神離,指鹿爲馬也毫不稀奇。

執意要你飲酒的人,你無從分辨。許你以茶當酒的人,你無需分辯。

從無需分辯,到無從分辯,區別是彼此之間的一份溫柔。

王昌齡曰: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既然你我冰心依舊,壺中傾出的是茶還是酒,又有什麼要緊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