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示範區成立至今近一年來,出生於青浦金澤鎮的陸明光老先生幾乎“馬不停蹄”地走遍了這24個村落。

蘇州吳江區松陵鎮南厙村裏,有一座名爲太平橋的古橋,青石和花崗石建成,橫跨串心港。

據說,太平橋是從松陵鎮的長安村搬遷至南厙村,予以異地保護的,橋側刻有“太平橋”“光緒五年五月重建”等字。關於太平橋,松陵當地有個傳說,說以前長安村上有一位守寡的“五太太”,十分善良,爲了方便村民,由她出面集資,一共修建了太平、安惠、長板(泰安)三座橋。

除了太平橋,已經被有關部門列爲蘇州歷史文化名村的南厙村裏還有古街、長廊等古蹟。在南厙古街上,老宅前柱壓在了已經風化了的礎石上。沿街的許多窗扇都上着窗板,看上去老舊,卻別有一番風味。在南厙街,可以看到太湖裏出產的黃雀、野鴨在應市,外加狗肉,形成了曾經聞名遠近的“南厙三餚”。同樣在南厙,出會(廟會)、娶親欄柵、風肉、臘雞等讓人領略到江南歷史村落所特有的民風民俗。

吳江南厙村位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裏,是示範區裏所有予以保護的24個歷史村落之一。示範區成立至今近一年來,出生於青浦金澤鎮的陸明光老先生幾乎“馬不停蹄”地走遍了這24個村落。老陸告訴筆者,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重在發展,也重在保護。成立示範區後,各級政府對於歷史風貌的保護更是加大了力度。老陸還說,活到近七十歲,直到今天才知道,青浦、吳江、嘉善還有留存着那麼多的歷史村落,比如盛澤的龍泉子村、平望的溪港村等。他明白,如果不是這次示範區建設和保護的帷幕被拉開,好多歷史村落可能真正要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裏了。

有一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那就是示範區是江南水鄉空間和人文特質的集中承載區。踐行這一理念,需要保護一大批示範區裏的歷史村落,相關部門也在近一年裏,積極構建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整體性地着手保護歷史鎮村的空間格局、傳統建築和周邊自然環境,要讓示範區的建設和發展根植於厚重的歷史感和濃郁的人文氣息中。

近一年來,老陸在歷史村落裏轉悠,心裏有着一份特別的喜悅。老陸大半輩子生活、工作在金澤,這是青浦區唯一與吳江、嘉善同時接壤的地方,他在吳江、嘉善還有着不少親眷。用句時髦的話來說,老陸生活、工作的地方是示範區的“原點”啊。因此,無論是在吳江、嘉善這兩塊土地上還是在青浦這塊土地上走動,他心裏都有一種主人翁的感覺。

在青浦區重固鎮章堰村裏,老陸品味到了與吳江區松陵鎮南厙村不一般的風味。章堰,相傳是北宋詩人章楶司理華亭鹽務時築堰於此。一條名爲章堰涇的市河貫穿章堰古村,沿着市河走動時,數百年前的金涇橋、兆昌橋、城隍廟、匯福橋等古蹟讓老陸在時光中穿越。在村落裏穿梭時,老陸看着身邊牆皮斑駁的老建築,尋覓着乾隆年間落戶於此的章家、李家、顧家等士紳商賈的20所廳堂的遺蹟。他翕動着鼻子,彷彿尋覓着數百年前那百餘家作坊、茶樓、酒館等所彌散出的氣味。

作家馮驥才曾說:“古村落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如同春節一樣,保護古村落,就是讓每個中國人都有‘家’可回。”

在示範區裏打造“家”的感覺,是示範區建設和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示範區建設和發展中,除了保護一大批歷史城鎮、村落外,還可能要恢復江南運河等六條歷史水路、劃定十四片歷史文化街區。

老陸迫切地想去這些地方走走、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