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診斷標準,便祕是指:大便幹,排便頻率少於每週3次,或排便困難,排便時間長,以及有排不盡感。

也就是說,便祕的診斷,不光是“大便幹”“排便頻率低”這些傳統標準,“排便感受”也是診斷標準之一。而有這些排便異常表現中的任意一個(或幾個),且症狀持續超過6個月,就屬於慢性便祕了。

便祕類型

根據致病原因的不同,便祕可以分爲以下幾種:

1.熱祕

是指由於胃腸積熱,即燥熱內結、耗傷津液,使大腸傳導失潤、大便乾結而引起的便祕。

熱祕好發於素體陽盛,或發熱病之後的人。嗜酒、喜食辛辣食物,經常喫肉、吸菸的人,容易得這種便祕。

2.氣祕

是指由於氣機鬱滯、通降失調,使糟粕內停、不能下行所致的便祕。

氣祕多發於憂慮過度、情志不暢或久坐少動的人。經常坐辦公室的人,容易得氣祕。

3.冷祕

是指由於陽氣虛衰、陰寒內生,致陽氣不通、腸道傳送無力、大便艱澀所致的便祕。

冷祕多發於年老體衰及久病者。多見於老年男性。

4.虛祕

即虛證所致的便祕,常見原因有勞倦、飲食內傷,或產後、病後,以及年老體虛,氣血兩虧。

氣虛導致大腸傳送無力,血虛則津液不能滋潤大腸,導致大便排出困難,以致祕結不通。虛祕分爲氣虛便祕、血虛便祕以及氣血俱虛便祕三個小類,主要就是身體虛弱導致的,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身體機器老化了。

便祕療法

針對這四種情況,我們中醫藥訓練了四支部隊,分別針對不同情況,打攻堅戰。

1.熱祕。腸胃積熱是熱祕的主要病機,故治療時宜清熱潤腸,可以常用麻子仁丸。

(特別提醒:以下藥方需根據個人情況遵醫囑酌情增減藥量)

麻子仁丸

麻子仁10克,白芍15克,枳實10克,生大黃(後下)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蜜12克。

可用成藥或者湯藥,湯藥力量更大。

藥方中以泄熱潤腸通便的大黃、麻仁爲主藥,輔以杏仁降氣潤腸,白芍養陰,枳實、厚朴下氣破氣,以行氣除滿,再加白蜜潤腸通下。

若病情較重,則可改用湯劑。

若大便乾結而堅硬,可加入芒硝以軟堅散結、瀉熱通便。

若口乾舌燥、津液耗傷者,可加入生地、玄蔘、石斛之類以養陰生津。

若兼痔瘡、便血,宜加入地榆、槐花,以清腸止血。

若兼鬱怒傷肝,目赤易怒,脈弦數者,宜加入蘆薈,以清肝通便。

若因痰熱壅肺,以致大腸結熱便祕者,宜加入黃芩、瓜蔞仁之類,以清肺潤腸泄熱。

2.氣祕。氣祕的病機在於氣機鬱滯,故宜順氣導滯。

(特別提醒:以下藥方需根據個人情況遵醫囑酌情增減藥量)

六磨湯

檳榔18克,沉香6克,木香10克,大黃10克,枳實12克,烏藥10克。

藥方中的檳榔、枳實破氣下氣,檳榔並能攻下;烏藥、木香行氣;沉香降氣,和大黃有理氣通下導滯之功。

若氣鬱化火,證見口苦咽乾、苔黃、脈數(脈來急速,脈搏跳動次數快於正常)者,加梔子、夏枯草之類清熱瀉火。

若七情鬱結、憂鬱寡歡者,可加柴胡、白芍、合歡皮之類疏肝解鬱。

若跌僕損傷或術後腸粘連者,於理氣之外宜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紅花之類。

3.虛祕。它可分氣虛便祕、血虛便祕、陰虛便祕三種。

(1)氣虛便祕。病機在於肺脾氣虛,運化失職,大腸傳導無力。宜補氣健脾,常用黃芪湯。

(特別提醒:以下藥方需根據個人情況遵醫囑酌情增減藥量)

黃芪湯

黃芪30克,陳皮10克,麻仁15克,白蜜10克。

本方以黃芪峻補肺脾之氣爲君;以麻仁、白蜜潤腸通便爲臣;陳皮理氣爲佐。

氣虛下陷脫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黨蔘,協同黃芪以益氣升陷。

肺虛久咳短氣者,加生脈散及紫菀、白前。肺爲氣之主,腎爲氣之根,氣虛日久,服上方無效者,宜兼補腎,可用大補元煎加味。

(2)血虛便祕。病機在於血虛不能下潤大腸,腸道乾澀。宜養血潤燥,方用潤腸丸。

(特別提醒:以下藥方需根據個人情況遵醫囑酌情增減藥量)

潤腸丸

當歸15克,生地15克,麻仁15克,桃仁10克,枳殼10克。

本方重在補血潤下,方中當歸、生地補血養陰,麻仁、桃仁潤腸通便,枳殼破氣下行。

若血虛有熱,兼見口乾、心煩,苔剝、脈細數,宜加生首烏、玉竹、知母,以生津清熱。

若津液已復而大便仍乾燥者,可用五仁丸,以潤滑腸道。

(3)陰虛便祕。病機主要在於陰虛不能下潤大腸,腸道乾澀。宜滋陰補腎,常用六味地黃丸。

(特別提醒:以下藥方需根據個人情況遵醫囑酌情增減藥量)

六味地黃丸

熟地20克,山萸肉10克,山藥10克,丹皮10克,雲苓8克,澤瀉8克。並可加麻仁15克,玄蔘15克,玉竹15克,蜂蜜10克,以滋陰潤腸通便。

此外,《溫病條辨》的益胃湯和增液湯等,亦可選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