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化名)的孩子已經一歲了,每次睡覺醒來總是要哭一哭,有時候哭得很委屈、有時候還會邊哭邊發脾氣,莉莉怎麼哄都沒用。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長大,哭鬧的問題仍然是有增無減,想睡個好覺還是那麼困難,莉莉爲此苦惱不已。

也有些孩子每次睡醒後不僅不哭鬧,還笑嘻嘻地望着媽媽或是自己到處看一看,玩一玩,很是要有喜感。碰到這樣的寶寶,媽媽們也會由衷地感嘆 “這麼聽話的孩子肯定是來報恩的”。爲什麼有些孩子睡醒會哭鬧呢?一般是這3種原因,看看你家孩子中招沒。

孩子爲啥總是睡醒就哭?一般是這3種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在各方面都感覺良好時是不會出現睡醒哭鬧的,而且睡醒就哭,遇到這樣的事家長也不免會有所擔憂。孩子行爲背後隱藏着心理因素,如果孩子總是出現睡醒就哭,家長可以參照下面看看是不是這三種原因所致。

原因一:孩子缺乏安全感

①0~3個月的寶寶:這個階段的寶寶由於剛從母體出來,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陌生感,會非常缺乏安全感,幾乎都會出現睡醒就哭的情況。

②大一點的寶寶:如果習慣了被家長抱着入睡,在醒來後發現自己的入睡環境和醒來時不一樣也會導致寶寶缺乏安全感,出現睡醒就哭的現象。

原因二:孩子沒睡好

大人都有同樣的感受,如果睡覺沒睡好時,會在起牀的那一刻感覺心情異常的煩躁。對於孩子來說亦是如此,大一點的孩子,在他們沒有睡到自然醒就醒來時,會出現睡醒就哭的情況,這是他們發泄情緒的表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起牀氣”。

原因三:孩子身體不適

如果孩子有身體不適時,也會出現睡醒就哭的情況。身體不適導致孩子出現睡醒就哭一般還會伴隨着其它症狀:比如孩子精神狀態以及進食狀態等,家長需根據綜合情況具體判斷。

孩子出現睡醒就哭,小問題不重視容易造成大隱患,家長不可忽視

孩子出現睡醒就哭,生理性原因導致的家長可以不必過多在意(比如嬰兒期寶寶出現的睡醒就哭一般是缺乏安全感所致)。但如果隨着孩子長大仍然還存在這種問題,家長則需要引起重視。

隱患一:影響孩子性格發育

孩子在睡不好的情況下引起的睡醒就哭,是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的。除了睡醒後的哭鬧,孩子在白天的表現中也會異常的“磨人”,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哭鬧、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低下等。

隱患二: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如果孩子出現睡醒就哭是因爲“沒睡好”所致,則帶來的副作用是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孩子缺乏睡眠時,會造成孩子的身高發育異常、抵抗力低下,孩子容易生病等。

隱患三:影響孩子心理發育

隨着孩子年齡長大,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後,一般來說不會再出現睡醒就哭的情況。如果孩子總是出現睡醒就哭(甚至到了五六歲),那麼家長就要反思平時是不是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導致孩子內心過度缺乏安全感。

避免孩子出現睡醒就哭,家長牢記三點

孩子出現睡醒就哭,這是一件讓家長比較苦惱的問題。時間長了,也不免擔心孩子是不是哪裏出現了不適纔會這樣。想要避免孩子出現睡醒就哭,家長只需牢記三點。

①家長的陪伴很重要

無論是針對於嬰兒期的寶寶還是幼年期的孩子,家長必不可少的就是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嬰兒期多陪伴寶寶能夠減少孩子出現睡醒哭鬧的情況,幼年期的陪伴能夠減少孩子出現的“分離焦慮”,總而言之,家長的陪伴會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減少孩子不明原因的哭鬧。

②建立規律的作息有必要

給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旨在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機制,不管是嬰兒期的孩子的還是幼年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儘早給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機制。以下三個關鍵點不可忽視:入睡儀式感;白天適當地小睡;日復一日的堅持。

③睡眠環境要舒適

睡眠環境不舒服,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孩子固然睡不好脾氣差。睡眠作爲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家長儘量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到了陌生環境時,家長可以陪伴着孩子睡,減少孩子的陌生恐懼感,避免孩子出現睡醒哭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