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媽媽退出家長羣后,如釋重負地感嘆:從來沒有如此輕鬆過!以前滿眼裏全是孩子的缺點與不足,他抱怨我愛吹毛求疵,自從退出家長羣后,我再也挑不出他的毛病,說來真是奇怪,他竟然變成了我的男神,放眼望去全是暖暖的愛。

沒想到這位家長吐露的真心話引起了很多家長共鳴,我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家長髮言分享一下。

@家長1:那個破家長羣,說是爲了孩子身心健康,學習進步,便於家長間增強交流,其實就是幾個成績優秀孩子的家長主場,各種攀比、拍馬屁、出風頭。只要老師一發言,他們幾個就嘰嘰喳喳個沒完沒了,哪有我們中等生家長髮言的機會。

@家長2:說是要加強家校合作,孩子的教育要兩條腿齊步走路,可現在老師推給家長的工作太多了,老師每天把作業佈置到家長羣,要求家長投票、填調研表、下載、打印,陪寫作業,簽字,老師還暗示家長要確保作業正確率。這個有點不服了!有次孩子的作業出錯,第二天老師在羣裏說有些家長以敷衍態度簽字。這叫什麼事嘛,孩子的家庭作業,出點差錯老師纔會知道孩子的知識薄弱點呀!

@家長3:自從孩子開學後,我刷手機的頻率不知高了多少,生怕錯過了老師的通知。這不,有一次老師通知自願報名參加學校將要舉辦的元旦晚會,節目只需要30個學生參加,報名以接龍前30名爲準。結果等到我看到這條信息的時候早已滿額了,孩子因爲沒報名成功委屈地衝我發脾氣。

@家長4:要我說,在沒有QQ羣微信羣之前,不管孩子成績好成績差,家長倒是還能淡定對待。自從有了這個家長羣,明明我家孩子的成績還算過得去,可每當看到老師表揚別人家孩子,細數一些學生不好表現,也就是報憂是自家孩子的表現,報喜的全是別人家孩子的表現,內心就有一種莫名的焦慮,對孩子升學的擔心。導致橫豎看孩子都不順眼,時不時衝孩子發脾氣,搞得孩子都莫名其妙了。

曾經有位家長由於經常沒有回覆老師發在家長羣裏的消息,而在孩子的班會上被貼上“不關心孩子”的標籤,他委屈地掩面痛哭:“我怎麼可能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可是爲了生計天天加班到深夜,工作羣裏發佈的通知都顧不上看,怎麼有時間時時刻刻盯着手機屏關心家長羣裏的消息。

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經濟騰飛,可也伴隨着沉重的生活壓力,快節奏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要跟上這一切的快節奏變化,每個社會人都在負重前行。要是時光倒退30年,估計所有人都會一致認爲孩童的時光最美好,無憂無慮沒壓力。可現在的孩子,雖然教育減負天天喊,可學習壓力沒有一丁點兒放鬆。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要強化體育、美育在學生評價中的佔比,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還要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將來的中考高考,只要試着去想象一下,就能感知到競爭壓力有多大。

教育的壓力,無疑是所有壓力中分量最重的。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如今孩子的教育,哪個家長不是承擔了巨大壓力?管少了怕沒盡到責任,害得孩子在成長的道上走彎路;管多了怕孩子內心承受不了,一不小心走絕路;管輕了擔心孩子聽不進去,左耳進右耳出等於沒管;管重了又怕孩子承受能力不夠,造成內心陰影。可以這麼講,從來沒有一代父母像如今父母一樣,承擔瞭如此多的教育壓力。

不管對孩子望子成龍的期盼,對孩子不確定未來的擔憂,還是當下升學競爭的焦慮。這一代的父母,正在用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多的堅韌,細心、耐心地陪伴着自己的孩子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