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翼只是一種補償手段,並不是多麼先進的設計,增加一套鴨翼飛行系統,要增加很多東西,不但要增長重量而且要升級航電等等,如果發動機有足夠的推重,增加鴨翼就是畫蛇添足!

美國不是沒有試驗有鴨翼的戰鬥機,而是因爲發動機的強大,沒有必要在鴨翼上下功夫。俄羅斯(蘇聯)是有帶鴨翼的戰鬥機的,比如有些型號的蘇30、蘇33,曾經的米格1.44驗證機都是帶鴨翼的,只是帶鴨翼的戰鬥機需要大量的風洞試驗,操作控制系統也要重新試驗,所以位列世界空軍前列的美俄在經過大量或相關試驗後決定放棄鴨翼戰機。

鴨翼並不代表先進而是無奈,因爲戰鬥機要想在戰場上佔據上風,必須有好的發動機作爲支撐,而好發動機只有美國製造,不盡我們在航空發動機方面落後,包括歐洲也沒有能Pk美國的先進發動機,因此我們和歐洲只能採用鴨翼提高升力和機動性。

美國不用鴨翼並不是因爲他的飛機多需要成熟技術。而是在美國研製F22那個年代鴨翼控制理論不成熟。美國人仗着自己發動機先進就簡單粗暴設計成這個樣子。中國是佔了後發優勢的光,殲20是這進20年來世界飛行控制理論的集大成者。說直白點拿電腦打個比喻,一個是上個世紀的286,一個是這個世紀的奔騰酷睿。設計理念先進的多。

鴨翼是在發動機推力不夠的情況下起到輔助作用的,如果發動機推力超強,還用什麼鴨翼,既然是隱身飛機,破壞隱身的部件,就要去掉纔對,平衡各項性能,只能是每一項性能都不是最好的,也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隱身飛機了。

發動機過關也必須用鴨翼,這不光是機動性問題,隱身戰機的最大長處不是近距格鬥而是隱蔽遠程偷襲,鴨翼升力係數高就省油,同樣燃油可以有更遠航程航程,而無須空中加油過早暴露,這從僅用內油F22只有2000公里航程而殲20卻高達3800公里就一目瞭然。

在機載計算機巨大進步後,可以做到支持鴨式佈局的靜不穩定後,個國家三四代主力戰機中,鴨式佈局纔是主流。(f22定型時,藍星上的機載計算機並不強大)舉例就例如歐洲雙風,殲10,獅,乃至殲20。常規佈局戰鬥機貌似也就是f35,梟龍乃至fc31。而且f35第一要兼顧b型垂直起降,常規佈局對其力的配平具有天生優勢。

純個人觀點:1、我們的發動機是硬傷,推力不夠,只能想別的辦法提高升力和機動性,比如鴨翼。2、殲20的定位是“踹門”,即優先攻擊敵方預警機、加油機等,且超視距作戰,其次是敵方同等隱身戰機,幹掉就撤,利用鴨翼提高靈活機動性有利於實現這一目的。3、我國隱身材料有大的突破,應該略高於美軍(從我們的殲20可以在簡陋棚子停放而無需嬌貴保養就可見一斑),鴨翼犧牲的正面隱身效果可以降到最低。綜上,殲20採用鴨翼佈局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選擇。

我覺得采用什麼佈局得從飛機用途和製造能力雙重考慮。J20是隱身戰鬥機,但不是近距格鬥機,這也是依然進口蘇35的原因,J20主要解決應對來犯隱身戰機和進行隱身突擊,讓對方隱身戰機不能遠距離發現自己,中距攻擊就看雙方導彈性能了,憑大載彈拼掉對方隱身戰機。格鬥交給蘇35等小弟。如果進攻做戰就更好理解了,之所以採用鴨翼也是基於發動機落後,機動性不夠的無奈選擇,有了良好機動性可以迅速進入戰位,然後採用隱身模式,如鎖定鴨翼等操作,專心搜索敵機,及時發起攻擊。

美國目前放出的6代機圖是有鴨翼的。不管最後用沒用,起碼證明鴨翼不是什麼落後不行,或缺陷極大,我大美利堅不屑用的東西。美國也在仔細權衡各種設計 鴨翼很明顯是在決戰圈內的。你們那一臉鴨翼就是不行的口氣是哪來的勇氣?

飛機外形的設計只能說是對性能的一種取捨,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無缺的飛機,所以要不要鴨翼也只是性能取捨的問題,不過20有鴨翼應該是出於經驗上的考慮,因爲20之前10就是鴨翼設計,經驗豐富。 至於鴨翼是否影響隱身效果,我認爲應該不會,爲什麼這樣說,大家想想飛機的主機翼有多大?鴨翼纔多大?主機翼都不影響隱身,那個鴨翼就影響隱身了?

不是鴨式好不好,而是常規快過時了,空戰的速度領域從跨音速走向超音速,可變後掠翼失去了意義,梯形翼已經到極限了,前掠翼做不出來,三翼面是個雞肋。 怎麼辦?要麼鴨式,要麼菱形,要麼飛翼。鴨式配平效果最好最簡單,所以天命所歸。隱身差?和菱形飛翼比可能算差,和常規比並不差,差幾個db一點不影響,因爲發現距離和rcs是四次方根關係。 美國爲什麼不用鴨式?因爲它之前自我感覺太好,想跳過這個階段,直接進菱形。

用鴨式的國家都是發動機跟不上,要追求機動性被迫的選擇,而且多數是瞬間盤旋而不是穩盤,不算F22,F16依然是穩盤王,看諸多歐美的評論感覺比較靠譜的是:J20反射面積比F35高一個數量級,F35又比F22高一個數量級,而目前所有J20的照片都看不出飛行員有類似F35的頭盔,加上生產數量非常少,除去複合材料加工成品率很低等因素,多半現在的這幾架J20還不是全狀態,還在等發動機和頭盔等諸多配套項目。全動鴨翼需要可靠的電傳飛控。美軍初代F15甚至連電傳都沒有,搞鴨翼幹啥?後面美軍各種鴨翼驗證機,對鴨翼的瞭解也不差,鷹獅戰鬥機的飛控也是美國人幫忙搞的。但是四代機的時候,美軍已經有了矢量發動機,也就無所謂鴨翼了。

所謂動力不足氣動補,也是沒轍,力大磚飛嘛。中國殲20是鴨翼,那是在殲九殲十基礎上對鴨翼有了深刻理解,說殲20是殲10雙發大改,也不是沒有道理。美軍F35氣動跟F22一脈相承,蘇聯米格29跟蘇27賊像,也是同理。至於鴨翼對隱身有沒有影響,我不專業不知道。但是這是綜合考慮作出的取捨,應該影響不大,小道消息,閱兵時候殲20帶龍伯透鏡地面雷達對其定位都很困難,要通過其他飛機來幫忙輔助定位。如果說影響隱身,F22的進氣道和碩大的雙垂尾,影響更大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