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來的阿斗“的這句話流傳數千年,現在被人們用來形容一些始終無法扶持成才的人,這句俗語的故事主人公便是三國時期的劉禪,是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兒子,可惜老的賢名滿天下,劉備作爲落魄的漢室後裔,從一無所有到一代賢主,身邊有着”萬人敵“關羽和張飛,等衆多名將,還有臥龍先生諸葛亮一生爲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小的卻成爲了天下笑柄,鬧出了“樂不思蜀”的笑話,成爲蜀國的亡國君主。

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劉阿斗的“傳奇”經歷,話說劉備老來得子,自然很重視劉禪,但劉禪一出生就遭遇了長坂坡之戰,尚在襁褓之中的他被趙雲拼死救護,後來又差點被繼母孫夫人帶回東吳。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爲漢中王,立他爲王太子,公元221年,劉備稱帝,立他爲皇太子,按照繼承人的規格培養劉禪,學武學文,公元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十七歲的劉禪繼承皇位,但國家政事還是由丞相諸葛亮處理。

諸葛亮輔佐了十三年,初期平定叛亂,征討南方,休養生息,積攢了些實力後,諸葛亮希望把握時機北伐曹魏,這一北伐,就是六出祁山,可惜敗多勝少,直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持續了八年的北伐中原徹底拉下帷幕。諸葛亮這一死,可是讓他的敵人鬆了口氣,徹底放心了,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在五丈原拖死諸葛亮之後,魏國上下一片歡呼,由此可見諸葛亮對三國的威脅有多大。

恐怕大家也認爲,諸葛亮一死,蜀國就撐不下去了,被滅指日可待,可根據史料記載,蜀漢建立於221年,諸葛亮死於234年,蜀漢滅亡於263年,這樣看來在諸葛亮死後,蜀國又撐了二十九年才被滅亡,輔政大臣諸葛亮不在了,劉禪獨掌朝政,他會參與國家大事的決定,這一管就是管了將近三十年,爲何被世人認爲“扶不起來的阿斗”的劉禪竟然能讓蜀國繼續堅持二十九年呢?這就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了。

首先就是三國鼎立的局面不可被輕易打破,曹魏、東吳和蜀漢三方在互相牽制,原本曹操在北方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孫權和劉備合作共同抵抗曹操;當劉備奪了益州和荊州之時,發展迅猛,孫權和曹操都在抑制劉備的勢力擴張;劉備死後,東吳和曹魏雙方對峙,這邊給了蜀漢發展的機會,纔有了後來諸葛亮的北伐中原。如今劉禪掌管的蜀漢雖然勢弱,但曹魏和東吳都不會輕舉妄動,他們不會任由對方發展,任何一方想要滅掉蜀漢,就需要做好抵抗另一方的準備。

正是三國鼎立的局面使得勢弱的蜀漢沒有被立即滅亡,但曹魏不急於這一時,三國後期,尤屬魏國的發展勢頭最爲穩定,他們先穩住東吳,等真正強大以後,就無需忌憚東吳的威脅,所以最終蜀國和吳國都逃不了被魏國滅的結局。

另外魏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想要強攻滅掉蜀國也不是不可以,可當國家內部政治動盪後,曹家皇帝皆是英年早逝,曹丕在位六年後去世,曹叡在位十三年,繼承人還未成長起來,只能讓幼帝曹芳即位,另外朝中重臣司馬懿權傾朝野,發動政變,內部還未穩定,這些政治家們自然不會急着去攻打蜀國。直到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血洗曹魏宗室,大將軍曹爽被夷三族,等到政治真正穩定下來,可以對外發動軍事戰爭後,蜀國已經存活了二十九年。

蜀國存在數十年,一部分原因是得益於,沒有強敵來犯,另一部分就是劉禪這個皇帝當得也不錯,他廢除丞相,命蔣琬主管行政,命費褘主管軍事,將原本集權於諸葛亮的權力一分爲二,讓兩人相互制衡,朝堂之上雖然沒有像諸葛亮那樣忠君愛國的臣子,但他們互相牽制,自然無法禍亂朝政。還有劉禪派遣張嶷平定越雋郡當地夷人的叛亂,並且開發當地,打通越雋郡與成都之間的道路,還有善於聽取大臣意見,任用人才,這些禪都做得很不錯。

劉禪並非愚蠢之人,否則他也不會讓蜀國繼續延續二十九年,另外他在亡國之後也能得以存活,移居魏國都城洛陽,被封爲安樂縣公,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縱觀歷史,有哪位亡國之君能活得像劉禪一般安樂,大多是幽禁至死,即便後世稱他“樂不思蜀”,但於他本人而言,不愧對自己的一生就足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