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俾斯麥是近代德國的一位卓越政治家,被譽爲“鐵血首相”。在他的帶領下,德國人不僅實現了統一,而且實現了國富民強,躋身世界一流強國的行列。不過俾斯麥下臺後,德國人雖然仍然在走向強大,但處境卻越來越差,最終在二十多年後遭到其他列強的圍攻,並在圍攻中轟然倒下。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俾斯麥掌權時德國和其他列強相處的非常融洽,爲何他下臺後德國與其他列強的關係卻急劇惡化?

其實,這主要和德國的政策有關。俾斯麥作爲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非常善於舞袖,充滿了政治智慧。在他眼裏,武力和外交只是爲政治服務而已。俾斯麥非常清楚,德國是老歐洲的“新興大國”,其崛起必然侵犯很多老歐洲強國的既得利益。加上德國被老歐洲列強團團包圍,地緣形勢很差。因此,在普法戰爭後,俾斯麥竭力把德國改成一副維持和平的模樣,和其他列強和睦相處,以減少老歐洲列強對德國的敵視。俾斯麥對形勢研判非常準確,他能夠正確處理德國和周邊強國的關係,清楚各國的底線,並能夠及時阻止德國的過火行爲,所以德國能夠在歐洲諸強國的包圍下左右逢源,和各國的關係相處得非常融洽。

在德國統一過程中,俾斯麥和英國及俄國親近,得到了英俄兩國的支持,孤立並擊敗了強勁的對手法國和奧匈帝國。德國擊敗法國後,國家獲得了統一,開始日益走向強盛。俾斯麥深知德國統一及普法戰爭,已經使得德國與法國成爲世仇,因此不讓其他強國成爲法國盟友,才能保住普法戰爭以來的勝利果實,這也是德國一直安撫俄國並尊重英國利益的原因。而德國擊敗了奧匈帝國,並把奧匈帝國擠出了德意志聯邦,所以德國與奧匈帝國的關係在短時間內也很難緩和。因此,德國最好的選擇就是結好英國和俄國,孤立法國和奧匈帝國,爲德國的發展贏得充分的時間。其實德國如果繼續發展二十年,綜合實力超過英法總和,國家安全會更有保障。到時候,就是英法聯合,德國也不怕了。可惜許多德國人只看到虛榮看不到實利,不懂得韜光養晦,不僅放棄了俾斯麥“韜光養晦”的戰略,而且日益驕橫,結果把周邊強國全都得罪了。

俾斯麥被趕下臺後,德國不僅和法國頂着幹,而且積極開拓海外殖民地,這就觸碰到了英國人的利益,把英法都得罪了。而俄國人在俾斯麥下臺後,由於德國人失去了對俄國人的關注和拉攏,因此和德國人越走越遠,尤其是德國和俄國的勁敵奧匈帝國結盟,使得德國和俄國的關係徹底破裂。如此一來,德國就把俾斯麥曾經創造的寬鬆有利的戰略環境徹底改變了。在德國人的壓力下,英法俄逐漸走到了一起,三國開始聯合制衡和打壓德國,德國人就這樣把自己逼成了衆矢之的。當然,膨脹起來的德國人並不介意,德國人認爲他們完全有能力打敗對手,而且能從對手身上撈到好處。

爲此,德國人和英法俄關係日益緊張,德國拉起了包括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在內的同盟國聯盟,自己當了老大。而作爲回應,英法俄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協約國聯盟。協約國和同盟國針鋒相對,雙方劍拔弩張。如此一來,一戰不可避免。最終,窮兵黷武、好勇鬥狠的德國在一戰中輸給了英法俄爲首的協約國,並在一戰中輸得一塌糊塗。如果德國人當初沒有把俾斯麥趕下臺,德國未必會鬧到和其他列強兵戎相見的地位。如果德國人再韜光養晦一段時間,也許一戰會是另一個樣子。當然,俾斯麥被趕下臺也是很無奈的事,是必然的。

當時德國的國力蒸蒸日上,德國國內民族主義抬頭,容克地主和軍方蠢蠢欲動,他們希望獲得更多的利益。雖然俾斯麥帶領德國崛起,但並沒有挑戰美英的霸權、沒有打破英法世界殖民體系的戰略,無法應對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瘋狂擴張的新形勢。因此,他們希望俾斯麥下臺,希望德國改變“韜光養晦”的方針。作爲一個沒有軍方背景的政治家,俾斯麥根本壓不住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當初,俾斯麥有威廉一世皇帝、羅恩和老毛奇做靠山,得到了皇帝和軍方的支持,所以他能控制住局面,壓制軍官團、容克地主等勢力,推行各項改革和政治主張及政策。

但在威廉一世、羅恩和老毛奇相繼去世之後,作爲文官集團的領袖,俾斯麥已經無法壓制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尤其是勢力日益膨脹的德國軍官團。最終,野心勃勃、強勢的威廉二世上臺後,俾斯麥被迫黯然離場,德國的容克地主、軍官團和大資本家以及狂熱的民族分子開始狂歡。俾斯麥下臺後,德國人再也沒有顧忌,就像一匹脫繮的野馬,一改俾斯麥時期對外維持和平的政策,瘋狂與各國爭霸,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