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

天氣轉涼,但自動駕駛沒有冬天!

繼FCA、沃爾沃汽車之後,北京時間10月27日晚,重卡自動駕駛領域的兩大巨頭:全球重卡銷量老大的戴姆勒,與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公認的老大Waymo,宣佈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戰略合作。

這是Waymo成立以來拿到的第一個商用車自動駕駛訂單,此前,Waymo 的合作伙伴名單上還有雷諾-日產、菲亞特克-萊斯勒、捷豹路虎與沃爾沃。

按照計劃,戴姆勒卡車公司(Daimler Trucks)與Waymo將聯合開發和部署大型自動駕駛平臺,量產無人駕駛重卡。

根據此次與Waymo合作披露的細節,戴姆勒將在自動駕駛底盤開發和系統集成、安全冗餘方面作爲重點研發方向。

冗餘轉向、制動和控制系統的發展對這個領域的發展非常重要。這是向世界推廣這項技術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這也將是Waymo與戴姆勒的重點合作方向。

戴姆勒加碼自動駕駛落地:

事實上,作爲全球最大的卡車製造商之一,戴姆勒卡車過去幾年一直在加大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比如,收購自動駕駛軟件供應商Torc Robotics;成立了自動駕駛技術集團(ATG),意圖打造一個全球性自動駕駛平臺,在全球範圍內整合技術、業務和市場。

但開發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並不容易。戴姆勒的一位不具名高管透露:“開發和推出可行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非常困難。”此次與Waymo的合作,將意味着其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動駕駛部署。

同時,Waymo負責人也表示一直在思考如何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開發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而不是成爲一個“破壞者”。

相比一些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重資產運營模式(自己運營車隊),Waymo更希望尋求與汽車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合作。畢竟強強合作或許纔是未來的主要方向。

商用市場讓自動駕駛更快自我造血:

Waymo脫胎於谷歌,很早就推出了乘用車RoboTaxi服務,期間一度還曾去掉安全員,但最後礙於單車智能的侷限性,不得不讓安全員再次回到駕駛位。

至今,Waymo成立多年的RoboTaxi服務還未實現有效的造血模式。

相比傳統乘用車行業,物流行業的自動駕駛加速落地,讓很多產業鏈參與者看到更多的短期機會。

按照美國卡車運輸協會估計,該行業司機短缺6.08萬人,到2028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6萬人。

中國法規也要求從2020年開始,商用車必須標配AEB功能。爲此,中國重卡銷量老大的在2020年9月份就宣佈在智加科技、摯途科技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全新一代自動駕駛重卡J7 L3超級卡車,將在2021年進行量產。

政策的推動也讓Minieye、極目、MAXIEYE、經緯恆潤在內的多家國內ADAS初創公司耕耘多年後,終於迎來了市場的收割期,並且得到了資本的認可。

在2020年3月,MAXIEYE宣佈獲得商用車氣制動系統開發的瑞立集團的戰略投資;

在2020年6月,老牌的供應商經緯恆潤獲得華興新經濟基金2.1億人民幣的投資,目前正在進行Pre-IPO融資,估值達到了120億;

2020年10月,Minieye宣佈獲得嘉實投資、東方富海、四維圖新等新老股東共計2.7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

除了ADAS供應商不斷獲得資本的認可,志在更高級別自動駕駛重卡的智加科技、嬴徹科技,也即將完成新一輪的融資,同樣會有戰略級的投資人進場。至於估值更高的圖森未來,在2020年6月對外宣佈啓動並即將獲得2.5億美元融資並即將啓動IPO後,但暫未宣佈完成該輪融資和IPO。

國外市場,今年早些時候,Waymo表示,它將集中在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貨運公路進行卡車自動駕駛測試。

與此同時,電商巨頭亞馬遜也已經加緊部署物流自動駕駛,除了對Aurora的投資,還宣佈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

最後,作爲全球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領頭羊,Waymo的一舉一動也代表着這個行業的風向變化。

Waymo從去年開始不斷放出風聲:“Robotaxi可能不是第一個落地的商業化自動駕駛場景。”如今順利牽手戴姆勒重卡,可見新一輪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競爭格局已經形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