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九月初九即爲重陽節。古人稱‘九’爲陽數,兩個九相逢,成爲‘重九’也就是‘重陽’。兩個陽數重疊在一起,即爲‘九九歸一’,重陽節因此得名。古人以‘九’爲最尊貴的數字,所以稱皇帝爲‘九五之尊’。同時九與‘久’同音,寓意長長久久。所以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有吉祥長壽的寓意。所以重陽節就成了期盼老人家康長壽的節日。

重陽節

關於重陽節習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記》中,記載了古人在九月初九那天有豐收祭天地,祭祖的習俗。西漢時期,劉邦的寵妃戚夫人的貼身侍女名叫賈佩蘭。戚夫人跟呂后爭寵,讓呂后記恨,被做成人彘,活活折磨致死。戚夫人死後,賈佩蘭被遣送出宮,嫁給了扶風人段儒。她向段儒講述了一些宮廷慶祝節日的習俗。其中提到了每到九月,宮裏的人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來保佑自己健康長壽。重陽節的習俗就這樣被傳入民間。到了魏晉時期,出現了重陽節賞菊,飲酒的習俗。到了唐德宗在位時期,正式將重陽節定爲法定節日並將其列爲‘三令節’之一。

戚夫人

每到重陽節,古人們總會和家人團聚,插茱萸,飲菊花酒,喫重陽花糕。還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登高賞菊,賞景談天。九月正值秋天,天氣轉涼,草木枯黃,萬物蕭殺,唯有菊花在清冷中肆意綻放。古人一向很欣賞菊花高潔,清雅的風骨。晉代的陶淵明獨愛菊花,曾經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杜牧也寫到“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周敦頤在《愛蓮說》中也寫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凡此種種,無不體現出了古代文人超然物外,不惹凡塵的曠達境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登高,戴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活動,古人在重陽節那天都要登上高山或高臺,俯瞰美景,把酒臨風。還要佩戴茱萸香囊或者把茱萸插到頭上來辟邪消災。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在《續齊偕記》中講到。東漢末年,汝南人桓景跟隨當時有名的方士費長房遊學了好幾年。曾經有一次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你們家要遭遇災禍。只有和家人一起登上高山,把裝滿茱萸的香囊纏在手臂上,飲菊花酒才能消除。”

到了九月初九那天,桓景依照費長房的說法去做,第二天回家,發現家裏養得雞狗牛羊全都暴死了。而家人成功躲避了災禍,得以保全。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家喻戶曉。從此每到重陽節,人人都會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來祈求平安長壽。西晉周處在《風土記》一書中也有:九月九日那天,人們會把茱萸插到頭上,用來祛除邪氣,抵禦寒冷。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

在重陽節登高的典故中,最有名的當屬‘孟嘉落帽’。東晉權臣桓溫曾經在重陽節那天,和手下一羣幕僚登龍山,飲酒賞菊。一行人在秋高氣爽的天氣裏,欣賞着漫山遍野的菊花,飲着菊花酒喫着菜,聊着天,好不快活。一陣大風吹過,把孟嘉的帽子吹掉了。可他毫無察覺,依然是該喫喫,該喝喝。桓溫看了覺得挺好玩兒,想開個玩笑,就示意周圍的人別告訴他。

之後孟嘉起身如廁,桓溫命人把他的帽子撿起來放在桌上,又命人寫了首嘲諷他的詩。孟嘉回來後看到了帽子,摸了摸頭,這才反應過來。雖然自己露怯了,但孟嘉不急不惱,拿起紙筆寫了首詩解釋自己掉帽子的事兒,衆人無不佩服他的才華與機敏。後世文人經常引用這個故事,來稱讚孟嘉的通達灑脫。

孟嘉落帽

除了登高和佩戴茱萸,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菊花不畏寂寞寒冷,在嚴霜九月中獨自綻放。有高潔,孤傲的隱者之風,歷來被文人所推崇。而且菊花味苦,甘,性微寒。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秋天飲菊花酒正合時宜。漢代劉歆編寫的《西京雜記》中記載了菊花酒的釀製方法。在菊花開放的時候,連同莖葉一起採下,加上黎米一起釀製到來年九月初九,就可以飲用了。

菊花酒

陶淵明與菊花密不可分,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由來同樣和他有關。據南朝宋檀道鸞編撰的《續晉陽秋》中記載。某年的九月初九,陶淵明家裏的酒喝光了。他在屋子旁邊的菊從中採了一大把菊花,坐在地上擺弄了好一會兒。正當他百無聊賴的時候,看見一個身穿白衣的人走了過來,原來是自己的好友王弘來給他送酒。陶淵明馬上高興起來,跟王弘兩個人一邊賞菊,一邊飲酒,一直喝到大醉才盡興而歸。唐代詩人崔曙爲此詠歎到“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好一份清新脫俗的雅趣。

陶淵明採菊花

重陽節是祈求平安長壽的節日,也是灑脫浪漫的節日。它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優美的傳說。如今大家都喜歡過洋節,傳統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真希望有一天我們能重拾傳統習俗,享受簡單的小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