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中性筆當毛筆,把楷書寫出毛筆範,專家:太俗

當今電腦時代,硬筆書法的作用貌似越來越少了,除了學生時代需要練習書法,成人很少再用到硬筆書寫了,就連去銀行辦理業務,都改成了電子簽名,很多人甚至一年到頭也寫不了幾個字了。

和這種現象相反的是,現在的硬筆書法愛好者卻越來越多了,人們不再把書法當成一種實用性的書寫,而是當作一種藝術,最爲一種興趣愛好在閒暇時分練習,不僅練習了書法,學習了傳統文化,還豐富了業餘生活,讓生活更加充實。

學習一門藝術,總免不了要找一位老師,這樣進步會更快,但線下的書法老師一般費用不菲,出門跟老師學習也會耽誤很多時間,網絡上的書法教學視頻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方面我們足不出戶便可以享受到好的教學服務。

最近網上有一位書法老師很火,他把中性筆當毛筆,用中性筆把小楷寫出了毛筆範,被很多網友稱讚,也有不少網友在網上跟他學習書法,受益匪淺。

這位書法老師叫趙賀新,其硬筆楷書在網絡上已經小有名氣,他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他的書法學習鄧散木小楷,行書學習李洪川、顧仲安等等,後主攻田英章硬筆書法,擅長用中性筆書寫小楷,追求硬筆書法裏的筆法變化。

趙賀新流傳於網絡的硬筆書法作品多是用中性筆寫出來的,他常用0.5–1.0左右的中性筆書寫,這個粗細空間有利於發揮出中性筆的特性,能夠寫出更多的粗細和提按的變化,讓硬筆書法也能像毛筆一樣。

實際上,趙賀新的很多硬筆書法作品,都能夠做到把硬筆當成毛筆,寫出了毛筆書法的效果,比如他臨摹的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懷仁集字行書聖教序》等等,讓我們見識了硬筆也能有這麼豐富的表現力。

據說趙賀新在進行硬筆書法創作的時候會在紙的下面墊一個軟一點的皮墊,雖然中性筆是硬的,沒有彈性,但是墊子是有彈性的,把筆的提按轉嫁到墊子上,加上比較粗的中性筆,就能夠寫出毛筆的效果了。

這種在紙的下面墊個軟墊的方法我也嘗試過,確實可行,只是需要書寫者有更好的駕馭中性筆的能力,不過由於趙賀新的硬筆書法學習田英章,楷書寫的又比較板正、統一,不少書法專家也認爲他的硬筆書法太俗,不夠傳統。

“俗”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批評方式,和田英章一樣,但凡是結構美而統一的時候,都會遭到這種批評,就連元代的書法大師趙子昂也經常被人批評,對於這種“俗”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