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上,誕生了數不清的厲害人物,其中最被人們推崇的就是這四位。那麼,這四位絕頂人物分別是誰呢?下面就給大家來說一說。

王不過項指的是楚霸王項羽。雖然說劉邦纔是楚漢爭霸中的勝利者,建立了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王朝漢朝,但是在歷史上的諸多文人墨客中,最欽佩的卻是楚霸王項羽。特別是在古代的史學家眼中,對項羽更是推崇備至,比如司馬遷在編撰《史記》的時候,特意給項羽撰寫本紀,而本紀則是紀傳體史書中帝王傳記的專用名詞。

項羽雖然沒有當上皇帝,但是卻曾經代替天子分封天下諸王,這在歷史上也算是獨一份的榮耀了。所以人們在評價項羽時,都認爲以王的身份成就來說,沒有一個比得過項羽,因此纔有了王不過項的說法。清朝時期的著名才女李晚芳更是對項羽讚譽有加,她的那句“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更是項羽一生的真實寫照。

力不過霸指的是李元霸。其實在歷史上並沒有李元霸這號人物,他是古典小說中虛構的人物,但是因其出場的作品衆多,在古典小說《說唐》與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傳》等作品中都有出現,所以他在民間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被譽爲“隋唐第一猛將”。而且有意思的是,從李元霸的藝術形象上來看,古代的小說家吹起牛來比起現代的網絡作家也是不遑多讓。

李元霸雖然出場的作品衆多,但是他的形象卻比較統一,都是“面如病鬼,骨瘦如柴”的形象,而且雙臂有四象不敵之力。項羽的霸王槍也才九九八十一斤重,而李元霸的武器就牛多了,他的兵器是一對四百斤重的大鐵錘,加起來都有八百斤了。

從兩人所用的武器來看,李元霸的力氣確實比項羽要大得多,畢竟能使用八百斤的武器,已經是脫離了凡人的範疇了。不過,李元霸在演義小說中的出身,本就是金翅大鵬雕轉世。但是李元霸真正厲害的並不是神力,而是他超強的戰鬥力。

爲什麼說古代的小說家也擅長吹牛?看看李元霸的戰績就知道了。李元霸最巔峯的一戰,也就是四明山一戰,單槍匹馬將十八路反王的185萬大軍殺得只剩下65萬。從這場戰鬥持續的時間來看,李元霸平均每秒鐘要打死55名敵軍,這樣的戰鬥力與現代網絡小說中的主角相比也不遑多讓。隨着《說唐》與《隋唐演義傳》等古典小說的廣爲流傳,因此也就有了力不過霸的說法了。

將不過李指的是李存孝。在正史中,李存孝確實是一員武藝非凡勇猛過人的猛將,但是距離將不過李的殊榮可能還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在古代歷史上,比李存孝厲害的名將還是有許多的,例如韓信、項羽、劉秀等人,都是古代擅長以少勝多的名將,他們最著名的戰績都是擊敗了數十倍的敵人。在這一點上,李存孝確實夠不上將不過李的殊榮。

民間之所以有將不過李的說法,與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有着很大關係。羅貫中擅長寫歷史演義小說,他的的一部《三國演義》捧紅了關羽,使其成爲了武聖的化身。除了《三國演義》之外,羅貫中還有另外一部作品叫《殘唐五代史演義》,李存孝在這本書中的地位就相當於《說唐》中的李元霸,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唐末第一猛將,連大名鼎鼎的鐵槍王彥章在他手下都撐不過幾招。因爲這些歷史演義小說的盛行,因此民間纔有了將不過李的說法。

拳不過金指的是金臺。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金臺這個名字,實際上他在民間十分有威望,特別是在金華地區的民間傳說中,金臺更是被形容爲“中國武學第一人”,號稱武功古今天下第一。在民間傳說和一些演義小說中,金臺被說成是北宋著名武學大師周侗的師傅,而周侗又曾是盧俊義、林沖、武松和岳飛等人的師傅。

徒弟的徒弟都這樣厲害了,那作爲祖師的金臺豈非更加厲害?其實,歷史上真實的金臺當然不可能這麼厲害,他之所以出名也是因爲古典小說的緣故。而且他出場的作品也比較多,在傳奇小說《金臺奇俠傳》、《金臺三打少林寺》、《鐵臂金刀周侗傳》以及評書《金臺傳》、《金臺小史》等作品中都有出現。因爲這些作品的廣爲流傳,所以在民間纔出現了拳不過金的說法。

上面所說的這四位人物在民間都享有盛名,但是除了項羽之外,其他三人都有些名不副實。李存孝雖然是唐末名將,但是歷史上比他著名的武將還是有好幾位的。至於李元霸的話,完全就是演義小說虛構的人物。最後一個金臺,他的名氣除了演義小說的渲染之外,更多地來自於自己的徒子徒孫身上,他本人的武藝並不見得比徒弟們更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