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0

滄口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就像陽光一樣

每天照暖5000餘名黨員和12萬滄口居民的心

滄口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區,這裏中老年居民衆多,長久以來,居民公共活動的種類十分單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建成,爲附近居民搭建起了展示自己的舞臺,盡最大可能豐富居民的文娛活動,讓居民有地方玩、有夥伴玩。

中心建成一年多以來,培育出了76支居民自組織,涵蓋舞蹈、摔跤、聲樂、器樂、棋牌、書法、繪本、烘焙、公益服務等十幾個領域。吸引了約1100名小鄰志願者匯聚,這些自組織和志願者成爲社區自治的核心力量。

從請居民來參與

到組織居民參與,再到看居民參與

這是一個2000平方米的“共享家”

滄口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居民需求爲導向,借鑑政府實事“羣衆點菜,政府買單”的理念。把普惠制服務和市場化運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的整合部門、共建單位、志願服務團隊的資源,給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的服務。

2000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管理者的辦公室僅有10平方米,佔總空間面積的千分之五,工作人員“揹包式”“移動式”辦公,沒有固定工位,黨員羣衆把自家綠植、手工藝品搬來,自發成爲宣傳的“主角”。

居民自編自導自演的羣衆藝術節,讓400多名居民成爲了社區的名人;疫情期間的線上“合唱節”“達人秀”得到了衆人好評;100多名由普通社區黨員羣衆組成的“小鄰”志願者團隊讓“5+2、8+X”成爲現實……由政府“輸血”向自我“造血”轉化的可行性路徑下,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區志願者四者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親子烘焙、夠級比賽、老滄口物件展等50餘種活動“叫好又叫座”,一個更真實、更溫暖的人情大社區日漸形成,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服務項目。

家門口的“志願站”“服務站”

讓文明實踐“飛入尋常百姓家”

李滄區依託黨校、文化館、圖書館、少年宮、科技館等資源,構建起“區級中心、街道實踐所、社區實踐站”三級組織體系,建成包括滄口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處、實踐所11處、實踐站63處,打造出15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圈。

舞臺已經搭好,新時代文明傳習這場大戲該如何唱,才能讓羣衆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李滄區運用平臺思維,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場地打造成集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全面打通宣傳羣衆、教育羣衆、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確保羣衆在哪裏,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

走進李滄區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場地,經常可以看見志願者們在開展傳承家規家訓、國學經典,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李滄區把志願服務作爲新時代文明實踐主要形式,積極組建區、街、社區三級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統籌建立文明實踐人才庫,構建上下貫通、供需對接的文明實踐隊伍,探索出“講、評、幫、樂、慶”五種有效形式,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成爲百姓家門口的“志願站”“服務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