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一起討論最多的事情就是孩子,“你家的孩子好乖啊,我家孩子就不乖。”

“乖”是中國人的專屬名詞,英文單詞沒有乖這個解釋。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用“乖”來要求孩子,用“乖”來誇獎孩子。因爲孩子的“乖”可以省心,是父母炫耀的資本,也是大家都喜歡的老實人的標準。

但太乖並不能給孩子的未來帶來什麼好處,反而在社會上會成爲“軟柿子”。

1. 你的善良,要有鋒芒

我們從小就會教孩子要善良,將來找到另外一半也要要求對方善良。

但,善良沒有度的話,受傷的都是自己,而且還喫力不討好。

電視劇經常有這樣的劇情,新來的實習生每天最早到辦公室,打掃衛生,給大家帶早餐。上班的時候,大家有需要都會叫他。但幫忙帶咖啡從來都不給錢, 似乎這就是理所當然的。

工作中還會排擠他,髒活累活卻一樣都沒有落下。

這是大部分新人的一個誤區,以爲自己爲“前輩”付出的夠多,就會得到大家的回報。其實這是沒有邊界的善良。

沒有邊界的善良就是懦弱,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你要善良,但一定要有鋒芒。

2. 不要成爲“看客”

不要讓孩子成爲一名看客,因爲遇到事情不作爲,最終自己也會變成受害者。

有一個故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聽過或看過,叫車四十四。

一位女司機開着客車,在半路上客車被劫匪劫財,最後劫匪看上了司機的美貌,把她拖下車進行強暴,全車44名乘客,只有一位瘦弱的年輕人上前幫助,卻也沒能救得了女司機。

重新出發的時候,女司機沒有讓這位年輕人上車,然後帶着一車人衝下了山崖,全車加司機44人,無一人倖免。

當時劫匪只有兩個人,假如車上的人都去幫助女司機,那麼悲劇就不會發生。

我們的社會並不需要太多的看客,我希望我們的孩子,有站出來的勇氣。

3.要對說漂亮話的人說“不”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我們都是禮順謙卑,一旦有人求助,都是慷慨解囊。

但要告訴你的孩子,要注意哪些說好話的人。

比如說,姐,你借我2000塊錢吧,下一週一定還你,我下週就發工資了。

到了下週,姐,我這邊有點急事,您大人有大量,我下週一定還你,我用我的人格擔保。

每次都有新的理由,每次話都說的很漂亮,弄的你問人家還錢好像是一件道德敗壞的事情。要勇敢的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說不。

這個故事是我的一個朋友遇到的,朋友就是一個謙虛有禮,是父母眼中從小到大的乖孩子。

有的人對於這樣的事情,時間久了就會不了了之,當做花錢買教訓,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這樣。一個不敢說不的人,那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呢?

喫力不討好,滿腹委屈,見人就抱怨,這樣的孩子是你想看到的嗎?

在我家有一個規矩,借錢,救急不救窮。

4. 不認慫,更不要硬來

我說這麼多,並不是告訴你,教育孩子遇事硬來,而是遇事不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還之。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發生口角,都是因爲雙方站的立場不一樣,說話的語氣讓接收方沒有辦法忍受。

這裏跟大家講一個自己的經歷,有一次去旅行坐的是臥鋪,上鋪有一個小夥子晚上十點半還開着外放看電視,時不時還發出陣陣笑聲。

這個情景,我想很多坐火車的人都遇到過,你是怎麼處理的呢?

我對上鋪的小夥子說,我也有看劇的習慣,耳機借給你吧,明天還我也沒有關係。

那個小夥子先是一愣,然後不好意思的說了一聲謝謝。

一個不愉快就這樣處理掉了,不硬來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孩子初入社會,很多時候並不知道怎麼處理衝突,比如在學校被欺負了,應不應該打回去;自己的物品被別人拿走了,怎麼拿回來……

爲什麼我們要告訴孩子這些?因爲這是書本里面學習不到的知識。

也許你的孩子在學習成績方面,非常卓越,但這些書本上都不會教。

不要讓你的孩子活在被課本“美顏”過的世界中做一個“乖孩子”。

讓孩子放開自我去體驗,去體會,世界雖不完美,但依然值得我們去擁抱。

珍惜美好,也不憚醜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