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有登楼赋诗的传统,也不知是楼因诗名,还是诗因楼名,反正后世楼成了名胜,诗流传千古。比如黄鹤楼,崔颢题诗之后,李白登楼,看到崔颢的诗后,诗仙吓得纳头便拜,“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诗仙输不起这个面子,到南京等凤凰山时,写了一首,在模仿中力求超越,终于捞回了点面子。

后人评论这两首诗,多数人认为崔颢第一,而且是七律诗第一。也有人认为李白的诗不输崔颢。但要知道,李白是读了崔颢的诗后,酝酿数年,才写出了直追崔颢的诗,所以,崔颢第一无疑。我们现在把这两首诗都录在这里,供朋友们比较和鉴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登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这说的是黄鹤楼,我国还有一座楼因一首诗而成名,也成了一处名胜,那就是鹳雀楼。原建的鹳雀楼自然是在千年风雨中早已不再,现在的鹳雀楼是1997年复建的,2002年开始开放接待游客。而原来的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代,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共700余年,直到成吉思汗战火燃至中原,毁于兵火。

存在700余年的鹳雀楼自然吸引了无数的骚人墨客,题写了大量的诗歌,这也是鹳雀楼长期以来一直是名胜的重要原因。而在海量的诗中,有一首诗只有20个字,四行,却击败所有的诗,独步千古。可以说,从这位诗人题写了这首诗后,很多诗人都不敢再在鹳雀楼上题诗了。

这首诗就是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一直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小学生都能背的滚瓜烂熟,几乎就是全民都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首诗在所有登鹳雀楼的题诗中,独步天下,名列第一,基本没有异议。这首诗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犯了写诗大忌,却大获成功,这也太难了。

那么,犯了什么写诗的大忌呢?有两点,第一,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在诗中是忌说理的。唐诗之所以是诗歌的高峰,就是因为唐代诗人写诗,都是抒发情感,写景状物的,很少有说理的。到了宋朝,为何诗歌不行了,词崛起了,就是因为宋诗总是喜欢说理。

其实宋人当时是感觉不到的,宋代诗人虽然词很厉害,其实他们更喜欢写诗,以诗为正统。就拿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来说,他也是更喜欢写诗,更看重诗的。虽然他的词成就更高,但这是后代评估的,当时人不是这样看的。

但是,王之涣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这在唐人的诗里是很少见的。该诗最牛的地方就在这里,10个字,把景色写的气势雄浑,博大壮阔。一轮落日,向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处习沉,黄河奔腾咆哮,奔向大海。十个字,远近、上下尽收笔下,咫尺天涯,天涯咫尺,令人叹为观止!

而更妙的是,诗人并没有就此停笔,也没有继续写景,如果那样,这首诗就完蛋了。而是出人意料地将景色推向更高一层,写出了哲理性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说的大忌之一,大忌之二呢,就是像这样的四句小诗,一般人是不敢全诗两两对仗的,这样写,很容易使诗落入呆板,或者变得支离破碎,非大手笔是不敢这样写的。但是,王之涣就敢,因为他的这首诗气势充沛,让读者无暇觉得呆板,已经完成了表达。

当然,两两对仗也是有变化的,前两句用正联对,极为工整,厚重有力。后两句是流水对,虽然对仗,却没有对仗的痕迹,让你几乎感觉不到。

从王之涣的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汉语的无穷魅力,表达力,感染力,语言张力,太大了,这只有汉语这样的语言才可以做到,其他拼音化的语言是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的。

大家对于王之涣这首诗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