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4條腿比2條腿跑得更快?我看未必,我們拋開獵豹這種專門向極致速度進化的動物不說,即便是作爲獵食者且四足行走的老虎、獅子在全力奔跑下,不過也只有60公里每小時,而鴕鳥雖然只有兩足,但是它的奔跑速度高達72公里每小時。我們舉個更貼近生活的例子,只有兩個輪胎的道奇·戰斧摩托車最高時速可達600公里每小時,而四個輪胎的跑得最快的西爾貝SSC Tuatara不過也只有44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

因此,並不是4條腿一定比兩條腿跑得快。不過,如果拿人與四條腿的野生動物來比較的話,人跑不過大多數四條腿的動物。那麼,人類爲什麼不進化成像獵豹那樣四條腿可以高速奔跑的動物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速度對於野生動物來說意味着什麼?

速度對於大多數的野生動物來說意味着生存。首先是食草動物,食草動物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它們隨時要警惕食肉動物的捕殺,所以爲了生存,擺在食草動物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體型足夠大,像大象、犀牛等動物一樣,它們雖然是食草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要麼就跑得足夠快。

相比較而言,體型大就意味着要在衆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在生態位相對飽和的情況下,原本的生物很難突破自己的體型。所以,大多數食草動物都選擇了速度。比如羚羊的奔跑速度高達90公里每小時,不會飛的鴕鳥也進化出了高達72公里每小時的奔跑速度,即使斑馬這種體型較大的食草動物都有着70公里每小時以上的奔跑速度等等。

因此,對於體型不夠龐大的食草動物來說,速度就是生命。

其次是食肉動物。速度對於食肉動物來說,也等於生命。由於食物(食草動物)大都向着高速度的方向進化,作爲獵食者的食肉動物也必須跟着進化才能夠有的喫。因此,大多數大型的食肉動物都有着60公里每小時的奔跑速度。這種速度,就能夠保證它們不被獵物甩開,而且在偷襲或者圍攻下,成功捕獵的幾率也會提高。

不過,在大型食肉動物中,有一個例外,它就是獵豹。獵豹在捕獵時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每小時,這種速度已經秒殺了陸地上行走的所有動物。從食草動物的奔跑速度上看,獵豹根本就不需要如此高的速度就能夠捕獵獵物。但是,它爲什麼向着極致的速度進化呢?

問題就出在獵豹的生態位上。獵豹雖然從體型上看,算是一種大貓,但是它只有40公斤左右的體重,在這種體重下,它無法捕獵大多數的大型食草動物。於是,在非洲大草原上,奔跑速度快、體型小的羚羊成爲了獵豹的主要獵物,而羚羊的奔跑速度高達90公里每小時,所以,獵豹就必須要比羚羊跑得快。

所以,食物的單一性讓獵豹不得不向着極致的速度進化,不然它將無獵可捕。這是其一。

其二,獵豹所處的環境中,有衆多的猛獸,我們以非洲大草原爲例,在獵豹的生境中,除了獅子、花豹這類大貓經常出沒外,鬣狗、野狗等羣居食肉動物也經常騷擾獵豹。所以,獵豹必須要有足夠快的速度能夠面對其他食肉動物的突然襲擊。其實,在非洲大草原上,妥協的不止是獵豹,還有花豹,它單挑打不過獅子,獨居的習性讓它無法正面鬣狗、野狗的圍攻,不同的是,花豹的進化方向是爬樹能力,而獵豹的進化方向是奔跑。

人類爲什麼不進化四肢奔跑能力?

人類的進化是從四肢行走到兩足行走,這是人類的進化方向,而人類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爲兩個原因:第一是食性、第二個是競爭。

先說食性。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來自於一個祖先,而祖先本身就是雜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的好處就是對肉不太依賴,這就是說沒有必要向着專門捕獵其他動物的方向去進化。再加上我們人類的祖先是高度樹棲的動物,樹上本身就相對安全,所以也沒有進化出用來逃跑的速度。

其次是競爭。在人類祖先與其他動物的競爭中,各種動物各顯神通,有的進化出了尖利的爪子,有的進化出了長長的犬齒,但是人類並沒有向自身戰鬥力提升的方向進化,反而選擇了看似最爲雞肋的大腦進化。事實證明,這個進化方向是對的,隨着大腦的進化,人的智力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也不斷提高,因此發明出了許多可以輔助自己生存的工具,最終站在了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

因此,人類的進化方向是大腦,並不是奔跑速度,事實上有了聰慧的大腦,人類也不再需要多快的速度就能生存了。

總結

物種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進化方向,都是爲了更好的生存,獵豹尷尬的生態位讓它不得不向着極致的速度進化,而人類大腦的進化使得人已經不需要進化爪子、牙齒、奔跑速度等來輔助生存了。

因此,進化方向的不同,決定了動物的生態位,也決定了動物的特點和性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