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球許多城市都在踐行、投身都市農業(urban farming),英國、尤其是倫敦,正是其中最熱衷的城市之一。自十九世紀中葉,倫敦建造全球最密集的溫室園區開始,這個繁華都市的土地不時被翻動,小型農地散佈全城。雖然果菜、肉類入口占上一半(另一半爲英國本土生產),市內一些社區還是逐漸趨向自給自足的食物供應模式。

近日在倫敦東部市區邊陲的大型商業商場區史特拉福(Stratford),在瀰漫現代城市荒涼、蕭索而杳無人煙的行人道上,臨時建構了一座圓拱型、維多利亞風格的微型溫室。這座溫室與別不同,內裏種植的作物和一般溫室無異,都是英國的水土不能種植的果蔬,但是,在氣候暖化下,這些植物在可見的將來,有機會在其首都的土地上出現。

溫室面積不足400平方呎,種有芒果、菠蘿、牛油果、番石榴、藜麥等二十多種果蔬,是一片小小的“亞熱帶森林”—這些西方人稱爲exotic fruit(異國風味水果)的熱帶水果,現時在亞洲和南美洲等地種植。科學家估計,三十年後,即大約2050年,英國會熱至一個地步,一個尋常人家的後花園便能種出這些不常見的熱帶水果。

全球最密集溫室園:敢於想像熱帶果園有望出現

這是建築團隊Studio Weave在今年倫敦設計節(London Design Festival)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Hothouse》,將置放一年。這溫室既種出了“未來的植物”,詰問的也是城市的未來。氣候暖化的警號早已響起,環境危機不再是新鮮事,但這裝置創作者提出的倒是,我們和自然的關係不是隻有“劫數難逃”和暗淡的絕境,而是我們將會和自然建立一個怎樣的新關係?

探索低能量高效能的溫室種植,可能是未來應對反常氣候的策略之一。2014年,利河谷趁着農業革命抬頭,重新擴展溫室範圍。當地市議會批准擴展21公頃園區,主要種植青瓜(cucumber)和胡椒(pepper)。

“當圈地種植(Horticulture)多年來再也無法自給自足,英國市面上每五個番茄當中有四個爲進口,英國民衆在這個時代重新渴求有素質的英國出產。”利河谷種植者協會(Lea Valley Growers Association)祕書LeeStiles如是說,“當代農業需要現代的建築和設施,很高興官方規劃署看到這個需要,把土地重歸本地農業。”

除了市郊外圍的大型種植,在倫敦寸金尺土的市區內亦奉行更極致、更多元化、結合社會經濟人文發展的農業實驗。英國正大規模踐行圈地種植概念,在不同社區、商廈和住宅區,乃至在大樓天台和地底等石屎磚屋的夾縫裏,種植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作爲世界級都會,倫敦竟有47%土地爲耕地。英國可說是透過各式小型耕地,用盡小塊、碎裂的市區空間。雖然,上世紀後期倫敦農地在農業綠化的友善政策下遍地開花,高效能、善用能源的方法種植(即農業科技,又稱Agtech)則到近年纔有較顯著的發展。

前兩個耕作法在英國的進展原本稍爲緩慢,惟近年加速發展,如今已反過來超越不少國家。

世界首個地底農場:

藉助科技種植“不可能的植物”

在倫敦南部的克拉珀姆鐵路交匯站(Clapham Junction)附近繁忙街道底下33米,有一條佔地7,000平方米的隧道,乃二戰時期的防空洞,可安置約8,000人。戰後曾改造爲露宿者的廉宜旅店,以及成爲軍人或移工的第一個家。1956年在古吉街(Goodge Street)的地底防空洞大火以後,克拉珀姆防空洞被勒令關閉,之後被廢用多年,只供參觀。

2015年,克拉珀姆防空洞獲重新徵用成爲地下種植公司Growing Underground的農場。它是全球首個地底農場,一片粉紅燈光照灑的垂直種植長廊,有如未來主義式農業基地。隧道內種有不同的香草(sproutedherbs)和“沙律菜”,例如火箭生菜、豌豆芽、紅芥末、粉莖蘿蔔及香菜等。這些菜都賣給倫敦當地街市、超市、批發商和著名廚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