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提到海王星,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它美麗的藍色外表,由於大氣層中含有甲烷,這讓海王星看起來非常的美麗又迷人。此外,雖然是氣態行星,但是海王星的大氣組成部分,卻和木星、土星等差距很大,由於它距離太陽非常遠,表面溫度極低,因此,海王星還有另一個名字——冰態巨行星。

什麼是冰態巨行星?

就是我們常說的冰巨星。在宇宙中,科學家們將這種天體,也稱作類海行星(類似海王星的行星),它們的大氣層主要是由氧、碳、氮、硫等一些比氫和氦更重的氣體組成的,在太陽系中,除了海王星之外,另一顆同樣處於太陽系邊緣地帶的行星——天王星,也是病態巨行星。

早在上世紀末,科學家們在進行行星類型研究的時候,就已經將天王星、海王星這一類行星,劃分爲獨立的行星類型。在當時,由於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系外行星,所以,對於行星的研究也都是以太陽系內爲標準的。

進入到21世紀,伴隨着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被發現,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類地行星、類木行星、類海行星等在宇宙中都廣泛存在,而且其中還存在着一些異類,比方說前段時間,在距離地球260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顆特別的“海王星”。

“超熱海王星”被發現

按照現有的行星形成理論來看,越是接近恆星的地方,出現的行星一般都是爲類地行星(岩石類行星),當然,偶爾也有一些類木行星(氣態巨行星)出現,但是這種概率是極低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恆星系統內部,被科學家們認爲是“海王星沙漠”地帶,就是類海行星只能在恆星系統邊緣形成,是絕不可能靠近恆星的。

但是這顆最近被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的“海王星”,卻和恆星的距離非常接近,它的公轉週期僅爲19個小時,表面溫度達到了1700攝氏度。

它甚至比水星還要接近恆星,這顆被命名爲LTT 9779 b的行星,顯然是一顆“超熱海王星”,它出現在了本不應該存在的地方,讓科學家們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研究認爲,這顆“超熱海王星”的現身,或許會改寫現有的行星形成和演化理論。對於它爲何會出現在那裏,科學家們目前有2種看法:第一,它本身就是一顆類海行星,它的出現在證明了恆星系統內部,也是可以有類海行星出現的;第二,它如今只不過是一個行星核,它由於外力的影響而出現在了這個地方。

當然,無論結果如何,這顆“超熱海王星”的現身,都是人類天文探索史上的一個重要發現和突破,它告訴人類,宇宙中仍然存在着許多不可思議的天體和現象,人類目前對於宇宙的瞭解仍然非常片面,未來若有一天可以徹底揭開“超熱海王星”的真面目,那麼,很多行星理論或許都將被改寫,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