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汽車行業知名企業,吉利辦學背後藏着哪些故事?大學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民辦、公辦教育如何融通發展?

10月28日,“大學教育與創新發展之思辨”在吉利學院成都校區舉行,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閻鳳橋教授一起,和同學們展開了一場新生對話,共論大學教育創新發展,講述吉利辦學背後的故事。

以下是李書福分享內容精編,未經本人審閱:

口述:李書福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編輯:三三

來源:正和島

01、 創辦吉利學院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二十多年前,還沒有那麼多大學生,汽車行業很缺人才,所以我就想辦法辦一所學校。

那時候辦一個民營學校挺難的,一開始我們搞的是技師技工學校,從世界各地找一些退休的老技師、技工、工程師來做老師。

之後,南斯拉夫使館被炸中國沒有辦法,國家意識到就是因爲實力不夠,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投入不夠,教育落後,所以黨中央召開第三次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北京的有關領導跑到浙江臨海,覺得吉利的學校還不錯,我就和教育部以及北京市委政府講很多學生都不知道臨海在哪裏,所以都不願意來,我們要到北京建學校,叫北京吉利大學,本科爲起點。

學校名字他們都同意的,可是起點不是本科而是專科,不能用大學,要用吉利學院。後來我想了想,叫吉利學院可以,但是不升本科不行,因爲生源相對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後還是升了本科。

再後來,北京招生收緊,鼓勵學校往外搬,吉利學院就搬到了成都。

現在想來,支持吉利辦學是有遠見的,吉利辦學校完全是非營利的,是一個慈善項目,一方面對吉利自身企業發展產生幫助,吉利汽車工業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入;另一方面,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有推動意義的。

02、大學沒有好與不好之分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性格都不同,所能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樣,對於大學而言也是一樣的,大學沒有好與不好之分。

對於學生而言,每一個同學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自己的學習和接受培訓的計劃。

對於學校而言,與時俱進,在不同歷史階段爲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教育實訓條件,使學生和學校能夠適配,走出校園未來能夠更好地走向社會,這是最核心的。

03、大學四年最重要的是學會“獨立思考”

人各有志,但一定都要有夢。

我覺得大學幾年,既是學習的時間也是築夢的時間,千萬不要稀裏糊塗浪費了四年光陰,一定要有自己的學習計劃。

從高中進入大學,是從基礎教育階段向高等教育邁進的過程,進入大學以後完全是不一樣的,死記硬背沒有用,你要學會獨立思考,千萬不要人云亦云,別人說啥就跟着走,否則肯定不會有太多成就。

我反覆強調過,學東西一定要自由探索,而不是老師讓學什麼就學什麼。現在吉利學院和北大的圖書館是相通的,北大老師講課,你們都可以聽,網絡也非常發達,想學什麼東西,有非常好的條件。上大學的時候要用巧功,你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要,比較巧妙地研究自己走出校園以後的事情,根據自己想幹什麼反推制定學習計劃,一切努力都要按照學習計劃開展。

四年時間既要學會如何學習,又要明白爲什麼學習,更要清楚如何學習、學什麼東西。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大家的夢想可能一個比一個精彩,希望大家走出校園後,一個個都能生龍活虎取得巨大成功。

04、辦學23載,吉利辦校的祕密有3點

吉利辦學23年非常不容易,目前有9所學校都是公益性、非營利的,把學校繼續辦下去,讓它在世界發揮更大的作用,這種情懷一直激勵着我。那麼,如何持續推進這個教育夢想,讓這些學校可持續發展?

第一, 塔基做大,搭尖做高

如果把吉利教育事業看成一座寶塔,這個塔由塔基和塔尖的高度構成,那麼我們要把塔基做大,塔尖做高。

吉利學院現在是本科層次,明年研究生層次,再過個三年培養博士生,學校通過努力有沒有可能變成像哈佛這樣的學校?提高學校辦學層次,這叫把塔尖做高。

塔基做大是什麼意思呢?塔基是生存基礎,沒有基礎塔尖不就塌下來了嗎,所以塔基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需要一定的規模,產生一種規模上的優勢,進而在成本上產生一些優勢,而成本上的優勢可以爲整個塔尖做高提供了財政支持。也就是說,只有具有一定規模,學校才能可持續發展。

未來二三十年,在學校塔基做大塔尖做高的過程中,除了企業將繼續給予支持,學校也可以搞一個教育發展基金,用30億、50億作爲學校的發展基金,用基金去投資一些產業,通過投資產生的回報支持學校的發展。

第二,畢業生支持學校發展

隨着時間推移,學校會有很多畢業生,也許會一些學生取得巨大的成功,這些學生是可以反過來支持學校發展的。

第三,與知名院校進行戰略合作

我們的國家非常好,允許民間力量辦大學,北大能夠和吉利學院進行戰略支持、戰略合作,是深化改革過程當中的一個很好的產物。

總而言之,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着急,太着急了反而做不成,中國的高等教育也一樣,要一步一步來,大家都本着一個方向,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中國夢而努力。我們每天都在想辦法把理想變成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