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你说的都不对》储殷和杨奇函的辩论可谓精彩,储殷认为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对享乐主义的一种抵制,在没有道德和社会压力下,年轻人会倾向于不生孩子,但等你想生的时候未必还能生出来,选择不生将是一种人生遗憾。

但杨奇函代表的年轻一代,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形下,我和爱人选择不生,并不会觉得遗憾,享受天伦之乐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站在你们有孩子的人面前说:你生了孩子是一种遗憾,你们也不要在我们面前说:你不生孩子是一种遗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年轻人和过来人站得立场不同,想法不同,观点也会不同。

就拿我这个老母亲的想法看,俩男人的辩论听听就好,生不生孩子归根到底还得听听女人怎么想,就目前的家庭现状来看,大部分的生育和养育的重担落在女人的身上,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也是男人们无法感受到的。是男人和女人来商量生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单单男人们能辩清楚的。

男人和女人商量着要不要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个议题时,先别拿:女人都要生孩子这种说法来桎梏女性,这才是真诚的第一步。

作家连岳说的好:为了人口增长,让女性放弃职业追求和人生实现,专职生育,这对女性太不公平,强行这么做,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件新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得破产。

这是从宏观角度对女性生育问题的探讨,从微观角度,拿给家族传宗接代,让祖辈们抱上孙子,或者你不生孩子就矮人一等、不完整等等说辞,都是对女性生育的一种桎梏和偏见。

只有错综复杂的偏见和纠缠理清了,女性才能静下心来好好考虑生不生,什么时候生这个重要的议题。

别忘了,生孩子仅仅是生那么简单的事吗?女人们可从来都不这么想,生下来要好好养啊,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而不考虑如何把他养成材,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育。

之前网传某人代孕了七八个孩子让几个保姆养着,一堆孩子爬在地上玩耍的图片在网上流传,这样的照片的确能显示出基因的强大和传承。可单独看这些不知道自己妈妈是谁的孩子,还是会心生悲凉。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妈妈是他们形成安全依恋最亲近的人,只有优渥的物质条件是无法满足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心理抚育。

《依恋的形成》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书中指出: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对日后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一家人的情感状态。而在生命早期经历的母爱剥夺对人一生的成长都不可小觑,治疗的办法是:让妈妈回到孩子身边。

不仅仅是生不生的问题,生下来后如何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是我们所有人更应关注的事。

因此针对生孩子的事儿,男人们之间的辩论没有多大意义,男人和女人的商讨与合作才应尽早提到议事日程。

在结婚前,双方都无需避讳这个话题,好像结了婚自然就有了答案似的。摆在明面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交换彼此的意见,对生育问题和生育计划的基本一致,奠定了幸福婚姻的基础。

婚后决定要生,夫妻双方还要经过一轮一轮的探讨,家庭的分工会因孩子的到来发生改变,那么如何分配,谁主内谁主外,彼此怎么合作才让家庭这部大机器顺利运转?

如果需要祖辈来帮忙,夫妻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与祖辈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哪些事我们来决定,哪些是需要祖辈帮衬的。我见过不少家庭,降临一个小生命后,家庭关系随机混乱成一锅粥,家里逐渐形成了几大阵营,权力斗争无处不在,在这样的家里,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归根揭底还是界限模糊,夫妻俩成长太慢,都还是个孩子,祖辈们也插手过多。

孩子是家庭这片土壤中发出的小苗,它需要土壤有必要的营养,阳光和水分。

生不生孩子,犹如在谈论要不要种下一颗种子,种下种子容易,发芽也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这颗小苗日益茂盛。

父母和家庭环境就是孩子这颗小苗赖以生存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不断地调整土壤的成分,不断调节光和水,来培育小苗的成长,让它长得又快又好。

对于女性而言,需要承担生育对事业等方面的影响,对于男性而言,需要更多思考如何让妈妈自愿又愉快地生育,如何让妈妈安心开心地陪伴孩子一天天长大。

伊能静和秦昊这对明星夫妇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秦昊曾在节目中谈论过相关的话题:他说她也是演员,她出去工作也能赚钱,但是她甘心在家照顾孩子,牺牲自己的事业,对这点我必须尊重,赚钱容易,在家里可没那么容易。

当男性能看到女性在家庭上的牺牲,并尊重她们的付出时,妈妈们就能更全心全意地为了一个小生命的成长去付出。对于家庭这个系统来看,绝不能只用谁赚钱来衡量贡献,赚钱养孩子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家庭成员的配合和分工更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生与不生,什么时候生,不仅仅是一个意愿的选择,更关系到一系列家庭关系和家庭合作的问题。

当我们探讨要生不生孩子,什么时候生这个议题时,不如去探讨如何为生下后的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如何帮助妈妈们解决困境,如何改善家庭内部的关系和合作更有意义。

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一种人性,勤劳、付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美德,在年轻一代仍然明显体现。我们不需要替年轻人做决定,只需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氛围,帮助年轻人体会家庭的丰富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