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選手正在進行灰塑創作。

參賽選手正在高空操作。

昨日,廣州市第五屆建築工匠技能擂臺賽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98名新羊城建築工匠脫穎而出。據統計,截至今年,累計超300名工作在一線的羊城建築工匠通過擂臺賽嶄露頭角,用技能改變命運。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賈政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故事:切磋技藝的舞臺也是改變命運的平臺

一年一度的擂臺賽,不但是工人們切磋技藝的舞臺,還是改變命運的平臺。5年來300多名建築工人,通過出色的技能改變了命運,實現了從工人到工匠的轉變。

本屆技能擂臺賽副總裁判長田忠貴,就是從技術擂臺賽走出來的羊城工匠。3年前,田忠貴參加了第三屆技能擂臺賽,並獲得鋼筋工組的冠軍,他的職業生涯也迎來了轉機。

田忠貴告訴記者,從1989年開始,他就開始學習扎鋼筋,30年的一線工地經歷,讓他練就了高超的技術,但是此前給一線技能工人展示技藝的平臺很少。得益於國家的政策和擂臺賽的平臺,他獲得了羊城建築工匠稱號,他的命運也因此轉變,中建四局不但給他辦了轉正合同,還專門以他的名字,成立了“田忠貴創新工作室”。

今年,他受邀擔任技能擂臺賽副總裁判長,爲廣州培養更多技能工匠貢獻力量。

比賽五年以來 選手技能水平越來越高

“一年比一年好!水平越來越高!”凌晨2點,終於評完所有獎項,從2016年首屆技能擂臺賽開始就擔任總裁判長的賴偉民,興奮地告訴記者,舉辦擂臺賽5年來,廣州市的建築產業工人展現出的技能水平越來越高。

據廣州市建築業管理服務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擂臺賽的參賽人數和考覈標準創歷史新高,經過角逐,今年技能擂臺賽共決出98名羊城建築工匠,也創下了歷年優勝選手數量的新高。

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需要一支知識性、技能型的產業工人隊伍。今年,廣州市印發了《廣州市實施“廣東技工”羊城行動的工作方案》,要求着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打造一支技藝精湛、勇於創新、追求卓越兼具廣州特色的技工隊伍。據介紹,廣州已搭建起建築產業工人培育的體系,並通過擂臺賽不斷髮掘建築行業的高技能產業人才。2016年至今,廣州市建築工匠技能擂臺賽已經成功舉辦5屆,共決出超過300名羊城建築工匠,工匠們活躍在廣州工程建設的第一線,充分發揮示範作用,帶動全社會形成“弘揚工匠精神、爭做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

國家級非遺“灰塑”首次成爲競賽項目

每年技能擂臺賽在項目上都有所創新,隨着近年來城市更新、老城保護的不斷推進,對於傳統建築工匠的需求越來越大。爲了進一步傳承嶺南傳統建築文化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灰塑首次成爲競賽項目。

在擂臺賽現場,將美術、雕塑與建築技術相結合的灰塑項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而更驚喜的是,灰塑項目的前三名被莊氏叔侄三人包攬。

“很高興能和家裏人一起獲獎,我和弟弟從小就跟着叔叔學習灰塑了。”灰塑項目的冠軍莊錦彬告訴記者,這次弟弟莊錦鴻獲得了亞軍,而自己的叔叔,也是啓蒙師傅莊春雨,獲得了第三名。記者注意到,叔侄三人的作品將木棉花、錦雞、牡丹、假山等圖案以及“嶺南春色”的主題呈現在一塊50釐米長、30釐米寬的木板上,方寸之間都顯示出精湛的技藝。

雖然沒能獲得冠軍,莊春雨還是一臉自豪,“我帶出了冠軍和亞軍,青出於藍!”他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在珠三角從事灰塑修復和製作20多年了,叔侄三人曾參加過廣州光孝寺、仁威古廟等古建築項目的修建,希望通過這次比賽讓這種傳統建築技藝被更多人看見。

百米高空作業 羊城工匠展現精細操作

記者在現場看到,288名選手各顯神通,工地瞬間化身建築技能的競技場。在砌築項目賽場,賴偉民告訴記者,今年砌築項目的競賽題目難度很大,要在傳統青磚牆的基礎上,完成嶺南特色建築中的“鑊耳牆”和“滿洲窗”造型,這種傳統建築形式在現代建築上並不常見,但是參賽選手的作品完成度還是很高,生動再現了嶺南傳統建築風情。

而在代表着建築業未來的裝配式建築混凝土構件裝配作業項目,今年也極具難度。競賽試題要求用兩根預製柱、一塊預製牆板、一條預製梁裝配成一道名爲“裝配未來”的大門。記者看到,塔式起重機駕駛員需要在100多米的樓頂駕駛塔吊,與起重信號員和地面構件裝配工密切配合,一道近3米高的大門逐漸成形。最終,中建四局第一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代表隊憑藉嫺熟的技藝,規範的操作,奪得了該項目的冠軍。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今年擂臺賽在賽事組織籌備上更加規範,在比賽現場,每一個競賽工位均設置了電子攝像頭,全程記錄比賽實際情況,選手的參賽公平性得到充分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