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有两大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同一件事,浪漫主义从“心”出发,对现实进行理想化改造,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光明和追求;现实主义力求表现真实的环境和心理,排斥对人物的夸张和风格化塑造。

2013年,韩国版的《七号房的礼物》堪称一枚催泪炸弹,而2019年的土耳其翻拍版,就催泪而言,效果明显下降,但也格外动人。它们正好可以被视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创作风格的产物。

本片讲述了:一个被错误指控谋杀的精神病父亲和他可爱的六岁女儿之间的温情故事。改编自2013年韩国电影《7号房的礼物》。

电影布局谋篇都是要冲着泪腺去按的,影院空间里,无处逃遁。那一家三口真是太可爱了,可越是可爱,就越有给权贵献祭的可能,卑微也是,只能做一些连自我都麻痹不了的审时度势。再想想山间白云的童真,百般感怀都要腾腾而起,而更感怀的地方,是当事情走向黑暗,最热血最仗义的人,多是阶下囚。故事藏进去的大局诉求,真是场电影人美好的渴望。

在没看过原版的情况下先看了翻拍,剧情总体走势顺畅,本土化做得特别好,融入自己的宗教、文化和信仰。集体之善的成本如此之高,有的人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有的人要堵上光明前途、有的人要为此加长刑期,家人是人心灵深处的支柱。

无论多黑暗的人,只要还有家人的牵绊,就不会十恶不赦。已知结尾比之原版改动,看完虽有不合情理之处,但无碍一部温馨家庭喜剧,唯一遗憾是七号监狱的群像戏部分有点模糊不清,浅尝即止。

在国内很难看到土耳其电影,整体上来说是佳作,不管是不是翻拍,这部电影都拍出了土耳其特色。首先是人物带有强烈的穆斯林特色,很多的行动带有宗教色彩;其次,电影的配乐和风景都突出了土耳其特点,具有土耳其风格的配乐和地中海风景,给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电影中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小女孩真像一个小天使,男主饰演弱势人士也绘声绘色,对于这对父女,真的让人羡慕。推荐给喜欢异域风情和喜欢家庭温情的影迷,犯罪部分绝对不是这部电影的类型。

影片一直用的是一种偏暖的色调,也常常出现阳光的场景,而其也在使用的色彩上的明暗对比变化也反映了不同角色的内心。这其中可能牵涉到土耳其的历史。

内战的存在,独裁的军人,事实上人情利益关系的监狱,这些都是这个国家存在的顽疾,而作者也没有避讳,拍了出来,对自己国家的历史进行了一种反思。影片也因此传递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重刑犯也有仗义的一面,他们可能仅仅是“生病”了;你所认为的谋杀犯也可能内心只是个孩子。

说实话,翻拍是最容易翻车的,无论原版有多神。但这次不一样,土版既保留了韩国原版的精髓又改编出了自己的风格,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本土化改编,让影片的更多细节符合土耳其的国情,不得不说,这次的本体化改编做得非常成功,就算是改掉了原本悲剧的结局也同样让人几度泪崩。

两个版本的主线故事基本完全一样,但土版放弃了案件悬念上的营造,一开始就把真相交给了观众,重点选择在塑造男主蒙冤后的各种不易,在渲染情绪上更为彻底,然后影片在最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有趣的结局。不仅如此,该片还揭露了土耳其局势等社会弊病,更加催泪也更彰显其现实性。

相较于韩版的商业化,土版更朴实接地气地完成了蜕变,带给我们的除了温暖、感动、悲伤、遗憾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正能量,诸多细节都颇有感染力,那个看似冰冷的牢房,因为这个小女孩的出现,每个人都在这里有了改变,得到了新的启发与心灵的救赎。善良能激起人性中爱的本质,它无时不刻不在感染着身边的人,让曾经的罪犯审视自我,得到救赎。

我一直在想,电影里的故事永远不是最残酷的也不是最温暖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才是最极端的。在看七号房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不真实或者套路的成分,然而,故事虽是虚构可电影传达的感情不是。

现实里这样的父女深情以及来自他人的温情也有很多,电影所揭露的社会不公更是一直存在着。所以我觉得煽情不是一个贬义词,电影打动了我,更启发了我,让我得以反思我和身边人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