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读过《范进中举》,总觉得范进不正常,不就是中个举人,至于兴奋得疯掉吗?尤其是他那喜极发疯的狼狈相,使人不由得生出一股厌恶感。如今人到中年,回头再看范进,不敢再有一丝嘲笑,只有满满的同情与羡慕。

范进是那个时代最为典型的读书人,出身寒门,家庭贫困,毫无背景可言。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像范进这样的社会最底层,一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上,想如果要出人头地,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科举。

所以范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数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然而,范进天资有限,屡试不中,直到五十四岁才考上一个秀才。在大部分人看来,范进就是在做无用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大家也愈发地看不起他。连他的老丈人胡屠夫都瞧不上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是烂忠厚没用的人。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平常号称读圣贤书,但只要你不中举,混得连个肉贩子都不如。这是奚落,但何尝不是凄凉。

所以范进去考乡试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包括老丈人胡屠户,胡屠户不仅不借盘缠路费,还出言挖苦,说范进是想天鹅屁吃。当然了,胡屠夫也是在为范进着想,毕竟自家女儿还得靠范进养活。

范进自己平日只知道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挣不到钱,家中穷困。胡屠户也想着教训范进,希望他能早日收了这心,赚钱养家。五十多岁的人,还没个家业,胡屠户也着急。胡屠户虽说话不好听,但道理却是没错,他是想让范进务实一些,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还寻思着给女婿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

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

但对于范进来说,他不甘心,自己大半辈子都耗在这上面了,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范进瞒着老丈人,宁愿饿着肚子也要去赶考。等到考试回来,范进已经是饿了两三天。当然,范进的老母亲更可怜,已经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不得不听母亲吩咐,将家中的生蛋母鸡送到集市上去卖,以换点粮食充饥。

连家中的生蛋母鸡都拿出来卖了,很明显,范进已经落到了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境地。如果他这次乡试没有高中,那么就得放弃了,不然就会被饿死。然而,就在范进已经几近绝望的时候,突然收到消息,说自己高中了。

刹那间,数十年的寒窗苦读,邻里亲朋的冷嘲热讽,无数次的饥寒交迫,一齐涌入范进脑海。这样突如其来的心理冲击,一般人还真受不了。更为关键的是,高中举人对于范进来说,不仅仅是实现了理想,证明了自己。更是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不一样了。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举人,在当时可以算是人上人了。古代科举一般分四步,分别是童生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其中童生试是科举资格考试,通过的人成为秀才,有着参加科举的资格。乡试则是由各省组织的大型人才选拔考试,考中的被称为举人,有着进京赶考的资格。

按理来说,举人也算是朝廷人才选拔的资格考试,但其地位要比秀才高很多。考上举人不仅有着参加会试的资格,更具备做官的资格,因为通过会试便是进士,朝廷会分配官职。所以此时的范进,就是未来的朝廷命官,身边人自然要争相巴结。

后来范进确实考上了进士,做了朝廷的三品大官。当然,就算是范进一辈子就停在举人这一步,他依然是有着做官的机会。当时明朝时共有两京十三省,三年考一次,每个省录取也就一百多人,算下来全国也就两千人左右。所以举人是极其稀缺的,有些县可能一届乃至几届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对于这样的稀缺人才,朝廷自然是非常看重,至少在县里混个知县以下的小官当当是十分轻松的。以举人选官,只要不是排名过于靠后的,至少可以当个县丞,范进是广东省乡试第七名,直接当县令也是可能的。哪怕是一个芝麻官,也是那些平民百姓惹不起的存在。

退一步讲,哪怕是不做官,举人也是当地的德高望重之人,在县官开堂断案的时候是要被请到堂上做见证旁听的,具有很大的建议、干涉的权利。

《儒林外史》第四回中,范进母亲去世,做法事的和尚犯事被捉了,范进一张帖子进去,和尚就被放了,捉的人反倒要托张乡绅向知县求情。由此可见,范进中举后的地位有多高。

所以,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范进中举之后,邻居们纷纷送来鸡蛋酒米,好不热情。要知道之前范进老母亲饿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也不见他们出手接济。如今范进高中,倒是表现得热情无比,其巴结讨好之意,再明显不过。

当然,转变最大的还是老丈人胡屠户,之前还对范进各种挖苦嘲讽,一口一个现世宝,没用的人。说范进是尖嘴猴腮,就想天鹅肉吃,如今却是一口一个贤婿,夸赞范进是文曲星下凡,前倨后恭。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当然,手笔最大的还是张乡绅,范进中举之后,直接就找上门来,说自己和范进乃是同门世交,给范进送了五十两银子和三间大房。很显然,这张乡绅看重的是范进举人的身份,而不是范进这个人。如果真的是世交,之前范进赶考没盘缠,饿着肚子考试的时候,张乡绅在哪?

总而言之,因为考中举人,范进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抛开《儒林外史》本身所携带的社会批判性质不谈,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把范进中举当作一个励志故事来看。范进在诸多困境之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最终实现了理想,考取功名,从此咸鱼翻身,成为人生大赢家。

回头再看看我们自己,多少人在生活面前低下了头,放弃理想,沦为一条咸鱼?这样的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人家范进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