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年,廣東的鑄幣制錢虧損嚴重,時造時停,錢荒日甚,民計愈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兩廣總督李鴻章模仿香港銅仙,用機器製造“每百枚換一圓”銅元,希望藉着銅元的出現,成爲制錢的替代品。近日,PCGS評級師Jay Turner撰寫《廣東省造銅元》一文,詳細介紹了廣東銅元不同版別,以下爲稿件全文:

“ONE CENT”VS“TEN CASH”銅元

廣東省首先推行“ONE CENT”銅元,正面書寫“光緒元寶每百枚換一圓”,背面圖案是“飛龍”圖案,並在底下書寫“ONE CENT”。但是,這枚銅元是以銀圓爲換算,當時民衆百姓生活的工資、民生用品等皆以“文”爲計價單位,因此造成了日常百姓使用銅元非常不方便。

由於“ONE CENT”銅元推行不順,廣東省又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推行“TEN CASH”銅元。這兩枚銅元都採用了相同的“飛龍”圖案,重量和大小均相同,唯一的不同是面值不同。值得一提的是,1900-1906年間廣東省造銅元上沒有印上年份。

“TEN CASH”銅元的五種版別

在《中國機制銅元目錄》中,將TEN CASH銅元細分爲五種版別,如下:

1.廣東高寶八刺銅元

這種銅元的特點是龍身火焰後面有八根龍刺。在漢字一面,“寶”字與圓花飾同高或對齊。

2.廣東高寶七刺銅元

這種銅元的最大不同是:飛龍圖案那一面,龍身火焰後面有七根龍刺。漢字的一面“寶”字與圓花飾同高。

3.廣東低寶七刺銅元

這種銅元與第二類版別一樣,火焰龍後面有七根龍刺,但不同之處在於,漢字“寶”字比圓花飾要低。

4.廣東低寶八刺銅元

這種銅元與第一個版別一樣,龍身火焰後面有八根龍刺,但漢字面的“寶”字與第三個版別一樣,比圓花飾要低。

5.廣東小字肥緒銅元

這種銅元的漢字一面文字較粗,正面的龍身火焰後面有八根龍刺。這枚幣我們叫做“廣東肥緒”銅元,以前人們稱之“廣東小字”銅元,在很早就受到廣大收藏家的重視。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錯版幣

錯版幣在當時可以稱作“銅元混配”,該現象在清末各省局普遍存在,意思是在版別轉換的過程種,出現了面背版混配的情況,非常有收藏銅元的獨特趣味。

1.百枚換一圓錯配 TEN CASH

這枚銅元是一種錯版幣,飛龍圖案一面寫着“TEN CASH”(十文),但漢字一面的文字卻是“每百枚換一圓”。

2.廣東低寶錯配 ONE CENT

這也是一枚錯版幣,但與上一枚正相反,飛龍圖案一面寫着“ONE CENT”,而漢字一面的文字卻是“每元當制錢十文”。

廣東低寶七刺復打版

這枚銅元屬於上面提到的“TEN CASH”低寶七刺版別:有7根龍刺且“寶”字較低。除此之外,這枚幣復打印在龍尾和“TEN”字上特別明顯。

雖然本文列出了10種廣東省光緒元寶銅元,但還有其他銅元(例如祥雲、英文字母、漢字等)特徵的設計差異,這些銅元尚未得到市場的認可。讓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銅元專家,在這些領域會有新的發現。

1900年-1906年間,廣東省推行了“ONE CENT”和“TEN CASH”銅元,而到了1906年至1909年間廣東省鑄造發行的銅元有了些變化。銅元初期績效良好,各省紛紛仿效,以致造成後來銅元“濫造成災”。爲了解決各省濫造銅元的情況,清政府大力整頓,逐步對各省造幣採取限制的措施。

光緒三十一年,造幣總廠開制後逐步收回各地造幣權。此外,戶部要求各省銅元統一命名戶部造幣分廠,並冠某省字樣。並且,以戶部總廠的大清銅元爲標準,頒定統一的祖模,一面採用“飛龍”圖案設計,另一面的幣面的中心是圓印,圓印上有一個漢字,是鑄造錢幣的省份。也就是說,從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起,廣東省就開始製造中心“粵”大清銅元,幣面左右標示“戶部”,這標誌着地方廠歸屬中央的時代來臨。

有別於其他省份,廣東省是唯一在大清銅幣時代(光緒三十二年至宣統元年),逐年都以新幹支模具來造幣的造幣廠。雖然廣東銅元產量很大,但由於該廠制度完善且製作規範,所以版別相對較少,年號混配也較爲少見。中心“粵”大清銅幣,由於中央的停產命令,戊申與己酉年份的產量相對較少,相比之下的“干支混配”也比光緒元寶時代的“仙文混配”來得稀少,品相好的更是難得,爲廣東銅元難得的珍品。

1906年丙午粵大清銅元的四種版別

1906-1909年廣東省造10文銅元均採用農曆紀年,1906年發行的銅元上,右上方環繞的“午”字表示馬年,左上方環繞的“丙”是十天干第三位,表示火,“丙午”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銅元的農曆年時間爲公元1906年。

在《中國機制銅元目錄》中,將1906年廣東省造銅元即丙午粵銅元細分爲四種版別,如下:

1. 丙午粵彎頭清銅元

“丙午”代表着1906年,“粵”代表着廣東省,而“彎頭清”表示,飛龍圖案一面,漢字的“清”字,豎筆畫頂部有彎曲。從對比圖來看,“直頭清”漢字“清”字的豎筆畫頂部則沒有彎曲。

2.丙午粵彎頭清/光緒細雲龍銅元

這種銅元與之前第一種的相似之處是,漢字一面的“清”字豎筆畫頂部有彎曲。不同的是,飛龍周圍的祥雲要比普通幣面的祥雲更細一些,我們稱之爲“光緒細雲龍”。至於標準祥雲的銅元,我們稱爲“部頒龍”。

3.丙午粵直頭清/光緒細雲龍銅元

第三類銅元採用的是“光緒細雲龍”的飛龍圖案,但漢字一面的“清”字豎筆畫頂部採用筆直設計。

4.丙午粵直頭清/部頒龍銅元

這種銅元採用標準飛龍的普通祥雲圖案,漢字一面的“清”字豎筆畫頂部採用筆直設計。

1907年廣東省銅元:丁未粵/光緒細雲龍

接下來就是1907年的銅元了。幣面“未”字表示羊年,十天干第四位的“丁”字表示陰火。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銅元的農曆年時間爲公元1907年。1907年廣東省造10文銅元採用“光緒細雲龍”的飛龍圖案。

1908年廣東省銅元:戊申粵/光緒細雲龍

1908年銅元上的時間發生變化,“申”字表示猴年,十天干第五位的“戊”字表示陽土。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銅元的農曆年時間爲公元1908年。這種銅元印有當時皇帝的“光緒”年號。

1908年廣東省錯版銅元:戊申粵錯配宣統龍

此枚錯版幣爲宣統龍錯配戊申粵,目前已知存世三四枚。漢字一面的“申”、“戊”兩字表示公元1908年。而飛龍圖案一面的文字卻是“宣統”,但宣統皇帝是1909年才繼位的。

1909年廣東省銅元:己酉粵/宣統細雲龍

與之前1906-1908年的銅元相比,1909年廣東省造10文銅元的設計有所改變。銅元漢字一面的左右兩側不再有表示戶部鑄幣局的“戶部”二字,而是改爲表示中國農曆時間的“己酉”。1909年銅元上的“酉”字表示雞年,十天干第六位的“己”字表示陰土。飛龍圖案一面的兩個漢字換成了“宣統”。

1909年廣東省錯版銅元:己酉粵錯配光緒龍

此枚錯版幣爲己酉粵錯配光緒龍,銅元的漢字一面爲1909年版,但飛龍圖案一面的漢字卻是“光緒”。光緒是1909年前上一代皇帝的年號。

1909年之後、1912年之前,廣東省不再鑄造銅元。對於廣東省鑄造的銅元,按類型收藏十分容易,但按品種收藏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這些銅元裏,不乏有稀有品種,讓我們期待未來銅元專家們能發現更多種銅元版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