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決定把福島核電站123萬噸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於是全世界炸開了鍋。

核電站內儲存核廢水的桶

不只日本的漁民反對,中國外交部也敦促日本“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韓國媒體認爲此事會加深“韓日對立”,各路西方媒體也紛紛譴責這一做法。

日本的這一決定,之所以引起羣情激奮,是因爲它造成的影響不僅僅侷限於一國一地,而是會波及全世界和全人類

福島事故之後,美國西海岸、澳大利亞、靠近北極圈的白令海峽,都檢測到了福島污染物。如果123萬噸核污水全部排入太平洋,也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置身事外。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警告稱,日本存放的核污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能會影響人類的DNA

比起影響DNA這樣的遠慮,一些中國網友更關注的還是近憂:

海里的魚,以後還能喫嗎?

沿海地區的水,以後還能喝嗎?

屯了9年的鹽快喫完了,需要再補充一波嗎?

看了本文,也許你心裏會有答案。

福島之殤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9級地震,地震引發海嘯,最終導致了震驚世界的福島核泄漏事故。

災難發生時,東電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正在照常運行。地震來臨,所有設備自動關閉,但核反應堆內仍有大量餘熱,需進一步降溫降壓實現冷停堆。

不幸的是,核電站用於散熱的10臺柴油發電機,全部被海嘯淹沒,無法正常工作,導致餘熱無法排出,堆芯熔化,最後引發了12日至15日之間的三次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進入空氣、土壤和海洋中。

後來,爲了騰出更多儲蓄罐,東電向海洋中排放了超過10000噸的核污水,進一步加劇了海洋中的核輻射。

2013年3月,東電對福島沿岸的魚類的抽樣調查顯示,沿岸魚類的放射性物質銫含量高於其他任何地方,每公斤含43萬貝克勒爾銫,是日本食品標準值(每公斤100貝克勒爾)的4300倍

核泄漏發生後,美國率先禁止從日本核輻射區進口食品,中國、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緊隨其後,相繼發佈了進口禁令。

日本福島縣發佈的數據顯示,核泄漏發生後,福島縣的農產品出口量銳減,2010年出口量約爲153噸,2012年僅爲2噸

2014年12月2日,爲了證明福島食品的安全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福島縣相馬市的相馬原釜漁港喫了當地的烤魚

此外,福島以及周邊地區被疏散的民衆,在這場事故中,身心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根據WHO在2013發佈的調查,福島縣受災民衆患癌症的幾率增大:

女嬰患癌風險增長4%女性患乳腺癌風險增長6%男嬰患白血病風險增長7%女嬰患甲狀腺癌風險增長70%(正常情況下,女性患甲狀腺癌的預期風險爲0.75%,而福島縣女嬰的預期風險爲0.50%)核泄漏事故後,日本政府下令撤離,避難範圍從一開始的核電站半徑3公里擴至10公里,最後擴大至30公里,15萬人被迫背井離鄉

日本,接受甲狀腺檢查的小朋友

2015年,WHO發佈的報告顯示,因爲政府疏散和緊急撤離時的一些不當措施,撤離人員PTSD發生率高於日本總人口的水平。

被安置在臨時住房中的老年人死亡率急劇上升,許多兒童出現心理問題,如多動、情緒症狀、品行障礙。雖然沒有發現核輻射對出生率的影響,但受災地區的女性,更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

入海or不入海

這不是日本第一次說要將核污水排入大海。

2018年8月,日本政府就核污水的處理問題,分別在福島和東京召開了兩次聽證會。虛心聽取了大部分人的反對意見後,日本政府最後決定,還是要將廢水排入大海。

2019年9月10日,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就在東京的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示,排放入海應該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好在,日本政府之前提出的核污水入海計劃,都因爲國內外聲勢浩大的反對聲浪被迫暫緩。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如今日本又雙叒叕一次提議,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這真的是他們能找到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

據英國《衛報》報道,截至2020年9月,日本儲存的核污水達123萬噸,佔據了1044個儲水罐,並且還在以每天170噸的速度增加。

到2022年10月,所有可用的儲水罐都將裝滿,而新的核污水還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所以日本必須在那之前拿出一個解決方案。

日本也曾提出五種“可行性方案”:

處理後排入大海燃燒蒸發,排放進大氣送入2500米地下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再排放進大氣與水泥混合製成混凝土塊後深埋五種方案,對環境的危害由高到低,但成本卻是由低到高

出於各種不爲外人所知的考慮,日本政府顯然更青睞第一種方案。

日方稱,他們儲存的核污水已經經過處理,去除了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質,因爲目前的技術限制,水中的氚未能去除,但氚僅在劑量非常大的情況下才有害,經大海稀釋後的劑量非常少,不會危害環境。

並且處理後的核廢水經過多年放置,放射性有所減弱。日方環保部更是聲稱,排放的核污水已經達到“環保標準”

裝有處理過的核廢水的瓶子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認爲,經過適當處理的核廢水排入海洋中,再經海水稀釋,不會對環境產生巨大的破壞。

但日方的入海計劃仍是受到了各方的強烈反對。

環保組織認爲,即使2022年達到儲藏極限,也可以在工廠外圍建造更多的儲水罐,等到技術更成熟時再進行處理。他們指責日本政府只想尋求最便宜、最簡單的解決方案,而不考慮對世界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日方“處理後的核廢水中僅含氚”的說法,也受到諸多質疑。

政府委員會2018年流出的文件顯示,福島經過處理的89萬噸核廢水中,75萬噸的放射性物質濃度超過了法定限值,65萬噸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是政府安全水平的100倍以上

除了氚之外,某些儲水罐中還檢測出了銫、鈷60、鍶90等致命放射性元素。僅鍶90這一種可在骨骼中積累的放射性元素,每公升核廢水中的含量就爲60萬貝克勒爾/升,是法定限值的20000倍

這些放射性元素的降解時間更長,很容易進入海洋沉積物,也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事實上,福島核事故後頻頻出現的海洋怪魚,很難不讓人產生一些聯想。

幾位聯合國人權專家一直在敦促日本放棄核污水入海計劃,他們擔心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會進入食物鏈,最終在人體內匯合。

此外,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表示,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中,還包含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及其他危險放射性元素,如果將這些水排放到太平洋,將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長期後果”,並且“有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過去的核廢料是怎麼處理的?

自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以來,核事故就成了縈繞在公衆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儘管許多核電站修建時,已經採取了減少事故風險或減少放射性物質的技術措施,但因爲天災人禍,核事故仍然屢有發生,其中最有名、影響較大的當屬切爾諾貝利核電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建於1970年代後期,位於烏克蘭基輔以北約65英里處,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核電站之一。

1986年4月26日,因爲操作員的失誤,核電站的反應堆發生爆炸,噴射出大量具有放射性的物質,比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輻射強400倍,整個蘇聯西部、東歐、北歐和西歐的部分地區都受到輻射影響。

廢墟中的切爾諾貝利

大氣中的輻射污染了數百萬英畝的森林和農田,導致數千人死亡,7萬人受到輻射影響。此外,大片土地無法居住,包括切爾諾貝利附近30公里地區,約有15萬人必須永久搬遷。

除了切爾諾貝利,影響比較大的核事故還有美國的三里島事故、英國溫斯克爾大火核事故等等。

比核事故本身更棘手,是如何處理事故後的核廢料。

通常來說,因爲核燃料的能量密度很高,一個核電站需要處理的核廢料相對較少。核反應堆滿足一個人一年的電力需求產生的核廢料,只有一塊磚頭大小。其中只有5克是高放射性廢料,和一張紙的重量差不多。

滿足100萬人用電需求的核電站,如果循環使用,每年產生的高放射性核廢料僅有三立方米。

雖然高放射性的核廢料不多,但是處理過程非常複雜

首先,使用過的核廢料被儲存在水池中5-10年,吸收殘餘熱量,降低輻射性。然後,廢料中有用的鈾等物質被回收利用。無法回收的廢料被固化成玻璃體,再存放一段時間,然後地送入地下500-1000米深層掩埋

芬蘭用來掩埋核廢料的地下洞穴

而每次核事故導致的無法計數的核廢料,處理花費的金錢、難度和危險性,都遠超我們的想象。

所以,切爾諾貝利的無人區,至今仍堆滿了未處理的核廢料,而福島只能把123萬噸核污水用罐子存起來,污染的土壤用黑色袋子裝起來,摞在那裏。

日本曾提議用這些“核污土”鋪路,受到民衆的強烈反對

核電還有未來嗎?

屢次發生的核電事故,以及核泄漏造成的可怕影響,給世界核電發展帶來了一層陰霾。

世界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福島核事故後,日本進口的化石燃料逐年增多: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增長了25%煤炭進口量從2012年的1.85億噸增加到2013年的1.91億

日本的電力結構圖 來源:世界銀行

但隨着能源危機愈發嚴重,氣候變化問題愈發突出,清潔又高效的核能,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青睞。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估計,到2030年,全球投入運行的核電站,將可能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約300座

但核電要想真正擁有未來,安全、高效、清潔是必然的要求。

我國目前正在研究的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就具有高固有安全性、核廢料少、防擴散性能和經濟性更好等特點。

釷基熔鹽堆產生的核廢料非常少,所以被稱爲沒有核廢料的核反應堆

釷的燃燒效率非常高,1000克的釷裂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500噸標準煤燃燒產生的熱量。只需要8克的釷,就可以讓一輛悍馬車開96萬公里,中途不需要再加燃料。

而且相較於以前的核反應堆堆,熔鹽堆更加安全,不需要水冷卻,如果福島核電站當時使用的是熔鹽堆,也許一切就不會發生。

熔鹽堆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高溫制氫,再用熔鹽來儲能,把這些光熱,光伏以及風力發電過剩的能量存儲起來,必要的時候再把將其利用,打造一個多能融合的潔淨能源系統。

在能源危機的情況下,核電憑藉其優越性,必然會在能源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否則,也許核電仍有未來,但人類就未必了。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參考:

1. https://www.carbonbrief.org/analysis-the-legacy-of-the-fukushima-nuclear-disaster

2.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9/sep/10/fukushima-japan-will-have-to-dump-radioactive-water-into-pacific-minister-says

3. https://theconversation.com/japan-plans-to-dump-a-million-tonnes-of-radioactive-water-into-the-pacific-but-australia-has-nuclear-waste-problems-too-148337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10851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10851

6. http://nuclearfuel.cn/?p=239

作者 | 田曉娜

更多精彩內容 關注造就微信公衆號【xingshu1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