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好,歡迎收看《歷史五味》第六期,我是杜特爾特,哦不,我是在觀察者網打工的打工人,蕭武。今天我們來談談正在熱映的電影,《金剛川》。

傳統上,我國的電影差不多分爲三條線,體制內的拍主旋律,體制外的商業片,以及一部分不太在意商業效果、只是表達編導個人想法的片子,也就是所謂的文藝片。

當然,這三條線之間並不是相互完全隔絕的,文藝片編導、演員如果成功了,可以轉入商業片,有些導演長期做商業片,但卻一直有文藝片的夢,比如馮小剛,就特別看重《一九四二》,但實際效果反而並不好。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裏,商業片、文藝片的編導人員和主旋律之間存在着明顯的隔閡,是兩個不同的圈子,各自也有不同的套路。尤其是有些比較敏感的涉及黨史、軍史的重大歷史題材,商業片長期是不怎麼敢去碰的,而拍主旋律的編導也不太適應商業片的套路,一般市場效果都不太好。

2009年,華誼兄弟主導拍攝了《建國大業》,這是第一次嘗試去碰重大歷史題材。該片集中了大量的內地和港臺一二線明星,紛紛在其中客串跑龍套,實際上就是集體表態。在上映之後,也被網友戲稱爲不是去看電影,而是去數星星。

但那次嘗試顯然是成功的,所以之後又拍了《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等等,都是在向主旋律靠攏。

但到《我和我的祖國》顯然得到了認可,所以纔會有今年同樣主旋律的《我和我的家鄉》。《八佰》實際上原本是一部商業片,但在2019年原計劃上映卻被突然推遲之後,在2020年趕上了一個特殊的機遇,也就是疫情之後剛恢復開放電影院的空檔期,沒有其它競爭對手,所以票房達到了30億以上。

而且,《八佰》顯然也在上映的時候得到了主旋律的待遇,不少機關單位組織去看,就能證明這一點。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管虎突然接到了拍攝《金剛川》的任務,倉促上馬,用僅僅兩個多月時間就交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金剛川》。

衆所周知,很長一段時間裏,抗美援朝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題材,是不允許影視劇去碰的,如果碰到了,也是特別敏感的,很容易碰線。所以,這些年來除了《集結號》裏提到了一下之外,也只有《三八線》這部電視劇,主旋律電視劇《彭德懷》、《上將韓先楚》、《上將洪學智》等,也只是提及一下,並沒有濃墨重彩的去描寫。

在這個意義上說,允許拍攝抗美援朝題材的影片,本身就是一個政治特許的創作題材,也容易受到許多人的期待。而在今年的中美關係的大背景之下,抗美援朝題材也放開了,允許拍了。但其它製作公司顯然沒有來得及申報選題,而華誼兄弟則是依靠之前的表態和靠攏,得到了特許甚至是指定拍攝的機會。

從票房來看,《金剛川》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上映首日的10月23日,各院線基本上沒有其他片子,所有的放映廳都在放映《金剛川》。這就說明,除了同期缺乏其它新片的競爭之外,也有一定程度的國家意志原因在裏面。

但從效果來看,金剛川遠遠達不到之前拍攝的那些老電影的精神境界,雖然在製作技術方面已經早非老電影的時代可以比擬,但編導人員對這場戰爭的理解、整個影片的立意,都顯然沒有達到老電影的水平。

就從管虎本人來看,無論是在宣傳活動上戴着美國海軍帽參加活動,還是在向志願軍烈士紀念碑行禮時揹着手,如果說完全是無意之舉,那不太可能。如果說行禮時揹着手還可以當作無意之舉,在宣傳活動上戴着美國海軍帽,即便他注意不到,不可能其他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注意不到。

而且,在如此備受期待的重大歷史題材影片中,主要角色劉浩、關磊、張飛這種《三國演義》裏的人物關係設置,這不可能都是偶然的,而是有意爲之。也包括在影片中,劉浩過橋是爲了去替他犧牲的戰友拿獎章、關磊無視戰場紀律抽菸、張飛最後以俠客對決的方式與美軍飛行員決鬥,爲關磊報仇,這顯然都說明,管虎和主創人員對這場戰爭的理解就只能達到江湖義氣的水平,不能再高了。

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抗美援朝原本是一場中國一百多年來第一次真刀真槍的打敗侵略者的勝利,但金剛川的整個基調卻是在賣慘。無論是在被美軍飛機大炮轟炸之後的人喊馬嘶、血肉模糊,還是最後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搭起浮橋,都可以概括爲身爲一個志願軍,只有一個字,慘。

相反,整個影片中美軍飛行員也死了三個人,但並沒有出現血肉橫飛的場面,甚至包括美軍炮兵陣地被摧毀,也沒有一個鏡頭的現場交代,只是在飛行員與塔臺之間的交流中提到了一句,就一筆帶過了。其中,美軍飛行員希爾最後戰死的方式,和我軍戰士一樣,顯得非常壯烈,但並不慘。

這是何等的厚此薄彼?!

抗美援朝時我軍武器裝備是不是落後?相比美軍,確實還是存在很大差距,但比之前已經有了天差地別的縮小。雖然志願軍多次出現一個軍包圍美軍一個團,卻仍然無法喫掉,而美軍還能在後方空中支援之下突圍而去的情況,但畢竟被包圍的是美軍,不是志願軍吧?雖然志願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爲代價,難道美軍沒有犧牲嗎?爲什麼志願軍就這麼慘,而美軍卻看上去很輕鬆呢?

尤其是在影片最後一個章節,目睹志願軍戰士用身體架起浮橋,美軍飛行員接受了一堂中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感慨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告訴指揮台,志願軍大部隊已經過河,轟炸已經沒有意義了,但美軍的飛機仍然編隊前來投彈,同樣的B29,同樣的燃燒彈,上一次把正在修橋的工兵連和正在掩護的步兵連全部變成黑炭,而這次卻沒有造成多大傷亡,合理嗎?

這也就難怪有網友說,看完這個片子的第一感覺是,不是我們戰勝了美國,而是美國人放過了我們。

抗美援朝明明是我們打贏了,爲什麼不能讓我們痛痛快快的贏,卻非要讓觀衆得出"不是我們戰勝了美國,而是美國放過了我們"的印象呢?承認中國打贏了,美國人輸了,對有些人來說,就那麼難嗎?這是連美國人都不否認的事實,我們國內現在卻有許多人不願意接受這個歷史事實,這不奇怪嗎?

就管虎本人來說,最早其實也是一個文藝片導演,也拍過不少不錯的影視劇。比如十多年前的《民工》系列電視劇,就是很好的。農民工爲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卻沒有人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管虎的這個系列電視劇填補了這個空白。他拍攝的電影《殺生》雖然只能算是一本小成本電影,但故事和敘事都還比較完整,也有一定的思想性,我也經常給朋友推薦。

《老炮兒》是管虎執導商業片之後第一部引起比較大輿論反響的片子,商業上也是比較成功的,得到許多人的好評。接下來就是《八佰》,籌備了很長時間,原計劃在2019年上映,卻因爲各種原因,最後推遲上線,最後在今年8月上線,卻因禍得福,大獲成功。

如果稍微對比一下《八佰》和《金剛川》,就不難發現,管虎對《八佰》明顯要上心得多。關於《八佰》,我之前也談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這本身是一個比較彆扭的影片,因爲他想表達的意思是國軍在抵抗外敵入侵時的英勇頑強,但卻選錯了故事,因爲四行倉庫戰鬥本身並不是一個軍事上特別重要的戰鬥,這個故事如果說能傳達出來什麼意思,最大的就是落後捱打時代的無奈,以及屈辱。但《八佰》只拍了英勇戰鬥,卻沒有拍之後的種種屈辱。

這次的《金剛川》以及作爲大背景的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本身是落後捱打一百多年之後,終於打贏了一場對外戰爭,爲新中國奠定了大國之基,但管虎想要表達的卻不是志願軍的英勇頑強,而是在美軍先進武器裝備之下的慘烈傷亡。

這也就是我們在看《八佰》和《金剛川》的時候感到彆扭的原因,原本屈辱的故事他非要講出英勇悲壯的意思,原本英勇壯烈的故事,他非要用來賣慘。

如果說以前那些以抗美援朝爲背景的老電影讓人看完以後,更加敬重那些犧牲了的烈士,從而更加仇恨敵人,更加珍愛和平,但如果敵人入侵,我們一定會抱定"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的信念,那麼金剛川看完之後就會讓人覺得,戰爭真可怕,敵人真強大,我們千萬不要去送死,好死不如賴活着,敵人來了我躺平,或者敵人來了我投降。

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的時候,國內一些人曾經對志願軍很沒有信心,甚至有人開始通過特務開始向美國傳遞信息,表忠心,如果美軍打進中國,他們願意組織一個和平政府,開始爲投降做準備。但志願軍在戰場上教訓了美國人,也教育了那些原本已經準備下跪的人,新中國有能力打敗侵略者,保家衛國,也不會給你們投降的機會。

於是,那些原本準備下跪的人,被迫又站起來了。但他們的精神卻一直如同草蛇灰線,保留了下來,現在我們終於看到了。他們見不得中國贏,見不得美國輸,如果中國贏了,那一定是不科學的,是因爲美國人放過了我們,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感謝美國人。也就是說,有些人雖然沒有找到機會下跪投降,但在精神上從來沒有站起來過。即便到了今天,他們的精神傳人也還是沒有斷種,時不時就會跳起來。

對這種人,我們想說,都2020年了,該站起來看看了,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美國,中國也不是那個中國了,世界變了。再繼續跪下去,就和上一個跪了一千年的人一樣了,那個人叫秦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