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王最近很煩惱,因爲小王的女兒青青已經三歲多了,平時活潑開朗,十分健談,可是最近每次從幼兒園回來都悶悶不樂的,眼眶紅紅的,也不說話。最終,好不容易孩子才張嘴,原來是青青在幼兒園被孤立了,別的小朋友都不和她玩。這下小王火冒三丈,怒氣衝衝跑去幼兒園找老師,要讓老師給他一個說法。後來,從老師的口中得知,原來是因爲青青太蠻橫,要玩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她就搶,要喫別人的餅乾,別人不願意她就打人家,所以大家都不喜歡青青,漸漸都開始疏遠她。這叫小王突然有些爲難,到底該如何是好?

屏幕前的家長們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家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排擠,遭人討厭,有想過這都是爲什麼嗎?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解決呢? 其實,孩子被排擠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長們不要不問是非對錯,一昧怪別的小朋友排擠自家寶寶,也不要一昧認爲就是自己孩子的問題,一定要搞清原因,纔好對症下藥。

一、孩子被排擠的原因是什麼?

1.脾氣太差

孩子性格脾氣的養成和從小成長的壞境、家庭的教育息息相關。如果家長從小就比較嬌慣孩子,那孩子就容易有"公主病"、"王子病",認爲所有人都要圍着自己轉,變得蠻橫不講理,從來不考慮其他小朋友的感受,這樣自然會讓別的小朋友討厭自己,孤立自己。

2.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很多小孩都不懂怎樣和同齡孩子相處,因爲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和家長在一起,而與家長的接觸中,家長會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孩子能夠得到一個相對明確的行爲指示,因爲家長會不斷提醒自己,修正自己的不當行爲。可是孩子去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的時候,沒有人在旁邊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不應該做什麼,所以就會比較無措,而錯誤的行爲就很可能會使別的小朋友討厭自己。

3.被針對

很多時候,兩個小朋友間鬧矛盾了,其中一個就會號召大家一起孤立另一個小朋友,這十分常見,畢竟孩子還小,他們並不懂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只是一時賭氣,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抒發內心的怒火而已,但是,對於被孤立的那個孩子來說,卻是十分殘忍的,因爲他並沒有犯衆怒,只是因爲和某個人產生了一點小小的矛盾就被所有人孤立排擠,這已經上升到校園冷暴力的層面了。

就算孩子被排擠,被人討厭了家長們也不要着急,只要方法得當,妥善處理,讓孩子重新被其他小朋友接納,變得受歡迎也是很容易的。

二、如果孩子被排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1. 安慰孩子

孩子被排擠,不管是別人的原因還是自身的問題,心裏肯定都很難受,所以家長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安撫孩子,幫他撫平內心的創傷,告訴孩子不要難過,爸爸媽媽永遠在他身後,幫助他,支持他,爸爸媽媽永遠愛他。家長給與孩子的力量會讓孩子消除內心的陰影,及早從被排擠的陰霾中掙脫出來,不至於受傷太深。

2. 問清緣由

當孩子從被排擠的陰影中走出來時,家長就應該耐心的幫孩子理清思路,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到問題的癥結在哪裏,到底是誰的錯,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3.讓孩子自己解決

其實人與人相處中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吵架其實是他從家庭走向社會這個過程中肯定會經歷的事,也是成長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因爲每個人都要在不斷地磨合中學會和別人相處,學會如何與他人交際,所以大可不必小題大做,坦然面對,讓孩子學會自己去處理這件事,通過這件事,可以讓他學會以後怎樣更好地與人相處,提高他的社交能力,這麼看,這也是一個鍛鍊孩子的好機會。

4.幫孩子解決

其實遇到這種事,還是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的,畢竟家長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以後遇到問題還是要孩子自己解決。但是,如果孩子本身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那家長就應該出面了,不能讓這件小事給孩子心理造成陰影,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可以通過與老師、與其他小朋友家長的溝通,協調小朋友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好好相處。同時,也藉此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是怎麼解決這件事的,如果以後再發生這種事,讓他學着自己解決。

當孩子被排擠的事解決以後,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自己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纔會發生這種事?那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變得受歡迎,不再被別的小朋友排擠討厭呢?

三、怎樣讓孩子變得受歡迎?

1.互相尊重,求同存異

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有着不同於他人的性格、脾氣、喜好、習慣、看待事物的角度,所以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看法和標準去要求別人,要學會尊重每個人的差異,尊重別人的想法和選擇。這樣能讓孩子更多的去尊重別人,理解他人,同時,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並減少摩擦。

2.堅持交往互酬原則

家長應告訴孩子,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任何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和支持,這種互相的幫助、互爲滿足就是互酬。因此平時應該多和大家交好,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這樣,以後自己碰到困難了別人也會幫助自己,大家這樣互幫互助對所有人的成長都十分有益。

3.真誠待人

家長要告訴孩子,做人要真誠,待友更應真誠,真心地把別人當做自己的朋友,坦誠相待,盡力幫助,用真情去感染他人,以心換心,對方也會把自己視爲好友,結下真摯的友誼,這樣,朋友就會越來越多,從而變成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

孩子被排擠,不管是自身問題還是他人的錯,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及早發現,及早解決,不要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如果發生了孩子被排擠的事,也不要慌張,問清緣由,妥善處理,並藉由此告訴孩子以後該如何與他人相處,讓孩子在這一次的事件中能夠有所成長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小朋友#家長#幼兒園收藏

一、孩子被排擠的原因是什麼?

1.脾氣太差

孩子性格脾氣的養成和從小成長的壞境、家庭的教育息息相關。如果家長從小就比較嬌慣孩子,那孩子就容易有"公主病"、"王子病",認爲所有人都要圍着自己轉,變得蠻橫不講理,從來不考慮其他小朋友的感受,這樣自然會讓別的小朋友討厭自己,孤立自己。

2.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很多小孩都不懂怎樣和同齡孩子相處,因爲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和家長在一起,而與家長的接觸中,家長會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孩子能夠得到一個相對明確的行爲指示,因爲家長會不斷提醒自己,修正自己的不當行爲。可是孩子去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的時候,沒有人在旁邊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不應該做什麼,所以就會比較無措,而錯誤的行爲就很可能會使別的小朋友討厭自己。

3.被針對

很多時候,兩個小朋友間鬧矛盾了,其中一個就會號召大家一起孤立另一個小朋友,這十分常見,畢竟孩子還小,他們並不懂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只是一時賭氣,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抒發內心的怒火而已,但是,對於被孤立的那個孩子來說,卻是十分殘忍的,因爲他並沒有犯衆怒,只是因爲和某個人產生了一點小小的矛盾就被所有人孤立排擠,這已經上升到校園冷暴力的層面了。

就算孩子被排擠,被人討厭了家長們也不要着急,只要方法得當,妥善處理,讓孩子重新被其他小朋友接納,變得受歡迎也是很容易的。

二、如果孩子被排擠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1. 安慰孩子

孩子被排擠,不管是別人的原因還是自身的問題,心裏肯定都很難受,所以家長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安撫孩子,幫他撫平內心的創傷,告訴孩子不要難過,爸爸媽媽永遠在他身後,幫助他,支持他,爸爸媽媽永遠愛他。家長給與孩子的力量會讓孩子消除內心的陰影,及早從被排擠的陰霾中掙脫出來,不至於受傷太深。

2. 問清緣由

當孩子從被排擠的陰影中走出來時,家長就應該耐心的幫孩子理清思路,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到問題的癥結在哪裏,到底是誰的錯,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3.讓孩子自己解決

其實人與人相處中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吵架其實是他從家庭走向社會這個過程中肯定會經歷的事,也是成長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因爲每個人都要在不斷地磨合中學會和別人相處,學會如何與他人交際,所以大可不必小題大做,坦然面對,讓孩子學會自己去處理這件事,通過這件事,可以讓他學會以後怎樣更好地與人相處,提高他的社交能力,這麼看,這也是一個鍛鍊孩子的好機會。

4.幫孩子解決

其實遇到這種事,還是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的,畢竟家長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以後遇到問題還是要孩子自己解決。但是,如果孩子本身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那家長就應該出面了,不能讓這件小事給孩子心理造成陰影,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可以通過與老師、與其他小朋友家長的溝通,協調小朋友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好好相處。同時,也藉此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是怎麼解決這件事的,如果以後再發生這種事,讓他學着自己解決。

當孩子被排擠的事解決以後,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反思,自己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纔會發生這種事?那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變得受歡迎,不再被別的小朋友排擠討厭呢?

三、怎樣讓孩子變得受歡迎?

1.互相尊重,求同存異

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有着不同於他人的性格、脾氣、喜好、習慣、看待事物的角度,所以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看法和標準去要求別人,要學會尊重每個人的差異,尊重別人的想法和選擇。這樣能讓孩子更多的去尊重別人,理解他人,同時,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並減少摩擦。

2.堅持交往互酬原則

家長應告訴孩子,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任何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和支持,這種互相的幫助、互爲滿足就是互酬。因此平時應該多和大家交好,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這樣,以後自己碰到困難了別人也會幫助自己,大家這樣互幫互助對所有人的成長都十分有益。

3.真誠待人

家長要告訴孩子,做人要真誠,待友更應真誠,真心地把別人當做自己的朋友,坦誠相待,盡力幫助,用真情去感染他人,以心換心,對方也會把自己視爲好友,結下真摯的友誼,這樣,朋友就會越來越多,從而變成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

孩子被排擠,不管是自身問題還是他人的錯,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及早發現,及早解決,不要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如果發生了孩子被排擠的事,也不要慌張,問清緣由,妥善處理,並藉由此告訴孩子以後該如何與他人相處,讓孩子在這一次的事件中能夠有所成長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