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是一個被焦慮包裹的年紀,有時候即便也並沒有太大的坎坷,可依舊感受到無形的壓力,而這些內心的不安和焦慮到底由於什麼引起。

說穿了到了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我們進入了人生的另一個階層狀態裏,角色的增多,身份的變化,我們不再是父母懷中的寶寶,而是他們的依靠與頂樑柱,身邊有愛人,身後有子女。

張愛玲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爲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而如今這個社會里,何止是男性,女人同樣有着不可逃離的責任和負擔,甚至在某種角色身份中更爲孤助無力。

工作上每天機械重複進行,卻幾乎只能算是基礎維持生活,誰不想要更高品質的日子,不論是出於攀比,還是短暫人生的需求,再加上對父母和子女的愧疚與擔當,讓自己已經近乎於精神崩潰,可依舊要咬牙堅持下去。

日子的瑣碎,女人天天年年的繼續,根本無休的太太與母親的身份,除了工作以外,沒有人可以分擔自己的疲憊,看着回到家歪在沙發上或者沉溺於遊戲的丈夫,面對自己的付出毫無感恩的神情,更是感覺到自己犧牲的一切都不值得,充滿着絕望和委屈,可卻依舊別無選擇的繼續。

而另一個角色下,男人看似消極不管不顧的背後,何嘗不是一種放空和逃避,他已經無力再去關注細節,以至於也根本無暇理會女人的心情與感受。

人到中年失去了衝動的資本,甚至逐漸有再也消耗不起,等不起的危機意識,因爲我們衰老的速度遠比成就快得多。

因此如今不少人試圖讓自己走捷徑,就像前段時間我們討論的上海名媛事件,爲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高端“名媛”身份,個個也真的“拼”了,這種身份的焦慮,有慾望的同時,又擔心自己根本沒有同等價值吸引,因此用虛擬的外在,吸引自己希望到底的階層人靠近,這種裝扮的背後有目的性,而表現出的,無非就是想讓自己顯得“傲慢”一些,多一點成功的幾率。

家人生活的保障,和自己基本的生活,根本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替代自己完成。到了這個年紀,更體會到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滋味,和不論怎麼努力,想從谷底爬起的精疲力竭的感覺情緒。

對老人不僅僅是義務,不能陪伴身邊,不能給予更好的日子,本就有種虧欠心理,面對孩子,攀比之風下,不能提供最好的生活和助力,已然成爲自己父母角色最大的缺失。

談愛已老,可真的放任伴侶真可能會跑,即便湊合過日子,同居式養老,那個人雖然不至於離開,可也不會成爲自己真正的支撐和左膀右臂,我們距離成功太遙遠,眼前的瑣碎和嘈雜又避無可避,而最爲關鍵的重點則是我們的時間似乎開始加速倒計時,已經產生了最莫名恐懼的危機。

如今多少人的模式規律都是這樣的:

20歲成人,工作40年,60歲退休,80歲離世。

前20年靠父母,後20年靠子女。剩下40年靠自己。靠自己的40年,同時需要兼顧父母和子女。夫妻則相互的柺杖,可由於只沉醉於自己的疲憊,很少顧及對方的心情和需求,從而做不到家和萬事興。

生命的有限,會加劇無力感,我想如果人生永恆沒有死亡,也就不存在如此嚴重的恐慌與焦慮。

好了這是站長的角度感受,朋友你是否已經步入或即將步入中年人的行列裏,而在自身角色下又是否感受到了不安和焦慮情緒,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心情和故事。#人到中年#

相關文章